搜索
首页 《次汪制议梅岩韵》 和羹风味在,那许浪题诗。

和羹风味在,那许浪题诗。

意思:和汤风味在,那许浪题诗。

出自作者[宋]杨公远的《次汪制议梅岩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梅倚幽岩顶,花开碧藓枝》是一首对梅花的赞美。它描绘了梅花在幽深的岩石上绽放,花朵从碧绿的藓苔中伸出,没有胭脂俗粉的装饰,只有雪霜的姿态,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千年古树倔奇。 首联“梅倚幽岩顶,花开碧藓枝”,诗人用倚和开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生长的环境和姿态。倚幽岩,展现出梅花生长在幽深的山岩之中,倚靠在岩石的边缘,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花开碧藓枝,则描绘出梅花在碧绿的藓苔之上绽放,藓苔的绿色与梅花的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显其高洁。 颔联“了无脂粉态,惟有雪霜姿”,诗人用脂粉态和雪霜姿两个比喻,赞美了梅花没有胭脂俗粉的装饰,只有雪霜的姿态。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和素雅。 颈联“一点香清过”,诗人用一点香来形容梅花的香气,清新脱俗,表现出梅花淡雅的香气。千年树倔奇,则描绘出梅树的古老和坚韧,倔奇二字表现出梅树的顽强生命力。 尾联“和羹风味在,那许浪题诗”,诗人用和羹的风味来比喻梅花的高尚品格,暗示人们应该像梅花一样保持高洁的品格,不要轻易地玷污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坚韧、淡雅品格的追求和对污浊社会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梅倚幽岩顶,花开碧藓枝。
了无脂粉态,惟有雪霜姿。
一点香清过,千年树倔奇。
和羹风味在,那许浪题诗。

关键词解释

  • 题诗

    读音:tí shī

    繁体字:題詩

    英语:poem inscribed on a scroll

    意思:(题诗,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

  • 风味

    读音:fēng wèi

    繁体字:風味

    英语:local flavor

    意思:(风味,风味)

     1.美味。亦指一地特有之食品口味。
      ▶《晋书•王彬传》:“彬为人朴素方直,乏风味

  • 和羹

    引用解释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