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叶先生见寄》 春到山城花木深,兴来谁与共登临。

春到山城花木深,兴来谁与共登临。

意思:春到山城花木深,兴来谁和你一起登上高台。

出自作者[宋]吴芾的《和叶先生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春到山城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登临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深情谊。 首句“春到山城花木深”描绘了山城的春天,满城繁花,景色优美。同时,“到”字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换,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兴来谁与共登临。”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春色中感到欢愉,但同时也感到独自一人登临的孤独。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在人生态度上的独立和坚韧。 “空惊节物催人老”表达了时光飞逝,年华易老的感慨。作者在面对美好的春景时,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这种情感通过“催人老”这个词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给人一种深深的悲凉之感。 “强对芳菲索酒斟”则表达了作者在美好的时刻寻找慰藉,通过饮酒来面对生活的无奈。这里的“强对”二字,表达了作者虽然感到孤独,但仍然要面对生活的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诗,“已喜筠筒先见寄,更闻藜杖欲相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情谊。筠筒是竹制的管乐器,藜杖是藜藤制作的拐杖。作者收到了友人寄来的筠筒,听筒中传出的美妙乐音,于是产生了与友人相见的愿望。同时,作者也听到了友人想要来访的消息,这让他感到非常高兴。 最后两句“劝君未用忙归去,要向樽前话寸心。”作者劝友人不要因为生活的忙碌而急于归去,而是要在酒前与自己分享内心的感受。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情谊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作者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深情谊。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到山城花木深,兴来谁与共登临。
空惊节物催人老,强对芳菲索酒斟。
已喜筠筒先见寄,更闻藜杖欲相寻。
劝君未用忙归去,要向樽前话寸心。

关键词解释

  • 登临

    读音:dēng lín

    繁体字:登臨

    英语:visit; visit famous mountains

    意思:(登临,登临)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

  • 与共

    读音:yǔ gòng

    繁体字:與共

    意思:
     共同;在一起。
    ▶《太平经·来善集三道文书诀》:“他所长吏来考事,安知民间素所苦者乎?或相与厚善,反复相与共隐匿之。”
    ▶又《天咎四人辱道诫》:“后生谨良,为道者不

  • 山城

    读音:shān chéng

    繁体字:山城

    英语:mountain city

    意思: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白

  • 花木

    读音:huā mù

    繁体字:花木

    英语:flowers and trees

    意思:泛指花草树木。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花木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