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明府赴滑州》 去事沈尚书,应怜词赋好。

去事沈尚书,应怜词赋好。

意思:去事沈尚书,应怜词赋好。

出自作者[唐]韩翃的《送李明府赴滑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背景。寒食节过后,作者在渭城送别友人,远行归去。渭城,即咸阳,在今陕西省。这一句简洁明了,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乌帽背斜晖,青骊踏春草”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乌帽,是唐代文人常戴的一种帽子,斜晖映衬下显得有些孤独。青骊,是黑色的马,象征着友人的高贵品质和忠诚。踏春草,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生机勃勃。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酒醒孤烛夜,衣冷千山早”这两句描绘了离别的感受。酒醒后,作者独自一人看着烛火摇曳,夜深人静,孤独之感油然而生。千山早,意味着友人要穿越千山万水才能回到故乡。衣冷,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之情。这两句描绘了离别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思念之情。 “去事沈尚书,应怜词赋好”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人的赞美。沈尚书,指的是过去的某位尚书,作者对其词赋表示赞赏和怀念。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文才的肯定和赞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以及对友人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追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
乌帽背斜晖,青骊踏春草。
酒醒孤烛夜,衣冷千山早。
去事沈尚书,应怜词赋好。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尚书

    读音:shàng shū

    繁体字:尚書

    英语: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意思:(尚书,尚书)
    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义。
      ▶秦为少

  • 去事

    读音:qù shì

    繁体字:去事

    意思:
     1.往事。
      ▶汉·陆贾《新语•至德》:“斯乃去事之戒,来事之师也。”
     
     2.离职。
      ▶宋·邵雍《去事吟》:“君子去事,民有余祥,小人去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