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 东郊青帻拜春回,迎得阳和次第来。

东郊青帻拜春回,迎得阳和次第来。

意思:东郊青帧为春回,迎到阳和顺序来。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郊青帻拜春回,迎得阳和次第来。
风向乌竿千里应,气随鱼钥九重开。》是作者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欣喜之情。 首句“东郊青帻拜春回,迎得阳和次第来。”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早晨,穿着青色的头巾,去迎接春天的到来。这里的“青帻”是春天的象征,而“阳和”则是指春天的温暖气息。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 “风向乌竿千里应,气随鱼钥九重开。”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风向乌竿千里应,是指风向随着乌鸦羽毛杆的方向吹去,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气随鱼钥九重开,则是指春天的气息随着鱼钥的开启而到来,象征着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热爱,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春日赞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信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郊青帻拜春回,迎得阳和次第来。
风向乌竿千里应,气随鱼钥九重开。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阳和

    读音:yáng hé

    繁体字:陽和

    英语:Duong Hoa

    意思:(阳和,阳和)

     1.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 次第

    读音:cì dì

    繁体字:次第

    短语:序 先来后到 主次 第 先后

    英语:one after another

    意思:
     1.等第。
      ▶《战国策•韩策一

  • 东郊

    读音:dōng jiāo

    繁体字:東郊

    英语:eastern suburbs

    意思:(东郊,东郊)

     1.西周时,特指其东都王城以东的郊外。
      ▶周灭商后,迁殷民于此。

  • 拜春

    读音:bài chūn

    繁体字:拜春

    意思:立春日互相庆贺。
      ▶清·顾禄《清嘉录•拜春》:“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

    详细释义:中国习俗立春日称为『春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