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 憔悴不胜梅欲落,娇饶无对杏初繁。

憔悴不胜梅欲落,娇饶无对杏初繁。

意思:憔悴不胜梅想落,娇饶没有回答杏最初繁。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中和节里半春天》是一首对自然景象细腻描绘的诗,通过对春天和梅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 首句“中和节里半春天”直接点明了时间——中和节,这是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诗人用“半春天”来形容这个节日的景象,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珍贵。 “一拂清寒半点暄”一句,“一拂”描绘了春风的轻柔,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但同时也带有一点寒意,这正是春天的特点。而“半点暄”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短暂和珍贵,因为春天的温暖只是暂时的,稍纵即逝。 第三句“憔悴不胜梅欲落”描绘了梅花的凋零,诗人用“憔悴”形容梅花的凋零,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对梅花的无情摧残。而“梅欲落”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凋零,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最后一句“娇饶无对杏初繁”,诗人描绘了杏花盛开的景象,用“娇饶”形容杏花的美艳,给人一种娇嫩可爱的感觉。而“无对”则表达了杏花盛开的美丽无人能及的赞叹之情。同时,“初繁”也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梅杏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
憔悴不胜梅欲落,娇饶无对杏初繁。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不胜

    读音:bù shèng

    繁体字:不勝

    短语:老 坏 好 不行 稀 雅 殊 生 很 那个 特别 百般 深 蛮 挺 可怜 慌 格外 杀 酷 死去活来 十分 充分 非常 煞 异常 怪 不得了 万分

  • 憔悴

    读音:qiáo cuì

    繁体字:憔悴

    英语:languish

    意思:亦作“憔瘁”。
     
     1.黄瘦;瘦损。
      ▶《国语•吴语》:“使吾甲兵钝弊,民日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