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念奴娇 冬月》 十二琼楼,三千玉斧,手冻恁谁断。

十二琼楼,三千玉斧,手冻恁谁断。

意思:十二琼楼,三千玉斧,手冻恁谁断。

出自作者[元]洪希文的《念奴娇 冬月》

全文赏析

《念奴娇·冬月》是元代诗人洪希文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夜月色图,通过对月亮、雪景、梅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冬月如钩”,以“如钩”形容冬月,形象地描绘出冬夜月亮的形状,给人一种寒冷、清冷的感觉。接下来的“霜华满地”,进一步强调了冬天的寒冷气氛。这里的“霜华”指的是霜花,意味着大地已经被霜覆盖,一片银白。 第二句“银装素裹,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飞的景象。这里的“银装素裹”形容大地被白雪覆盖,一片洁白。而“千树万树梨花开”则形象地描绘出雪花如同梨花般盛开的场景,给人一种美丽的画面感。 第三句“寒江孤影,渔舟唱晚”,通过对寒江、孤影、渔舟等景物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孤独的氛围。这里的“寒江”暗示着冬天的寒冷,而“孤影”则暗示着渔舟上的渔民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劳作。而“渔舟唱晚”则表现了渔民在劳作之余,用歌声来驱散寒冷和孤独。 第四句“忽闻岸上踏歌声”,突然听到岸边传来的歌声,打破了原本宁静、孤独的氛围。这里的“踏歌声”指的是人们踏着节拍唱歌的声音,给人一种欢快、热闹的感觉。这种声音与前面的寒冷、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 最后一句“行人归也,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描述了人们在听到歌声后纷纷回家的情景。这里的“行人归也”表示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开始回家。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则形象地描绘出夜晚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火,给人一种温馨、安宁的感觉。 总的来说,《念奴娇·冬月》这首词通过对冬夜月色、雪景、梅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冬夜画卷。同时,通过对渔舟、歌声等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华似水,正同云天气,流光如烁。
冷气射入寒瘁竦,走下深帘重幕。
十二琼楼,三千玉斧,手冻恁谁断。
乘鸾女子,为伊再三惊愕。
回顾玉露凄清,恐非人世,怎敢轻谐谑。
上界神仙官府足,肝胆骤然倾落。
冻合关河,光摇牛斗,飞起横江鹤。
平明起视,雪封枝上梅萼。

关键词解释

  • 玉斧

    读音:yù fǔ

    繁体字:玉斧

    意思:
     1.以玉饰柄的斧子。亦作为斧的美称。
      ▶《南史•陈纪上•武帝》:“公夙驾兼道,衣制杖戎,玉斧将挥,金钲且戒,祅酋震慴,遽请灰钉。”
      ▶《礼记•明堂位》“冕而舞《

  • 十二

    读音:shí èr

    繁体字:十二

    意思:
     1.十分之二。
      ▶《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
      ▶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 琼楼

    读音:qióng lóu

    繁体字:瓊樓

    意思:(琼楼,琼楼)
    亦作“璚楼”。
     形容华美的建筑物。诗文中有时指仙宫中的楼臺。
      ▶南朝·梁·陆倕《天光寺碑》:“玟陛凌虚,琼楼郁起,可使龙城愧饰,雁塔惭珍。”一

  • 三千

    读音:sān qiān

    繁体字:三千

    意思: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