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哀陈夫子》 去矣君何速,闻之我重悲。

去矣君何速,闻之我重悲。

意思:离开了你这么快,听的我重悲。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哀陈夫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友人的深深悲痛。 首句“去矣君何速”,直接表达了友人的离去,使作者感到非常突然和快速,同时也深深地触动了作者。 “席尘埋古鼎,书蠹入新诗”,这两句通过描述友人离去后的环境变化,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悲痛之情。古鼎是古代的珍贵文物,代表着文化和历史,但现在却被尘土覆盖,无人再能欣赏其美;新诗是作者为纪念友人而写的,但现在却因无人欣赏而变成了蠹虫的食物。这些变化都象征着失去友人的巨大失落。 “鸿雁嗟安仰,枌榆痛莫追”,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失去友人的痛苦。鸿雁因为失去了仰仗,感到无助;枌榆是故乡的象征,但现在却无法再回去。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无助的感叹。 “木瓜惭未报”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未能及时回报友人恩情的愧疚之情。 最后,“临纸涕涟洏”再次表达了作者的悲痛之情,眼泪无法抑制地流下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述环境和象征物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失去友人的痛苦,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矣君何速,闻之我重悲。
席尘埋古鼎,书蠹入新诗。
鸿雁嗟安仰,枌榆痛莫追。
木瓜惭未报,临纸涕涟洏。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