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竞渡》 吴俗春来斗画船,疾驱波上若飞烟。

吴俗春来斗画船,疾驱波上若飞烟。

意思:吴国习俗春来斗画船,快速波上若飞烟。

出自作者[宋]张嵲的《竞渡》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吴俗春来斗画船,疾驱波上若飞烟。去春放逐曾观此,伐鼓声中又一年。》是描绘了吴地(今江苏南部)的民俗活动,特别是关于竞渡的场景。竞渡是一种传统的端午节习俗,人们乘坐彩船在水中竞相追逐,锣鼓声中展示技巧和勇气。 首句“吴俗春来斗画船”,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吴地春天的景象,人们用彩绘的船只在水中竞渡,犹如斗画船一样美丽。这里的“斗画船”形象地描绘了船只的华丽和装饰的精美,体现了吴地的富饶和繁华。 “疾驱波上若飞烟”,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竞渡的场景,船只在水中疾驰,如同飞动的烟气。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竞渡的场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去春放逐曾观此”,这句诗回顾了去年春天竞渡的情景,表达了对这一传统习俗的怀念和感慨。“放逐”一词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流放制度,也可能指诗人去年被放逐在外,未能亲自参加竞渡活动。 “伐鼓声中又一年”,最后一句再次描绘了竞渡的场景,伴随着鼓声的响起,又度过了一年。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体现了竞渡这一传统习俗在吴地的持久性和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吴地竞渡习俗的描绘,展现了吴地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热情生活。诗人通过对竞渡场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这一传统习俗的怀念和感慨,同时也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俗春来斗画船,疾驱波上若飞烟。
去春放逐曾观此,伐鼓声中又一年。

关键词解释

  • 画船

    读音:huà chuán

    繁体字:畫船

    意思:(画船,画船)
    装饰华美的游船。
      ▶南朝·梁元帝《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矶。”
      ▶宋·范仲淹《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

  • 飞烟

    读音:fēi yān

    繁体字:飛煙

    意思:(飞烟,飞烟)

     1.飘动的烟雾。
      ▶晋·支昙谛《释文纪•灯赞》:“既明远理,亦弘近教,千灯同辉,百枝并曜,飞烟清夜,流光洞照。”
      ▶明·高启《萧山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