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十九日》 欲作吴歌弄清昼,回看满眼西阳红。

欲作吴歌弄清昼,回看满眼西阳红。

意思:想作吴歌弄清白天,回看满眼西阳红。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至和杂书五首·八月十九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潮头出海卷秋风》是一首描绘海潮壮丽景象和弄潮儿英勇精神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海洋的壮美和生命的顽强。 首先,诗中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的景象,“潮头出海卷秋风,风豪潮起苍海空。”秋风起,潮头卷,海浪滔滔,一片苍茫。接着,“弄潮船旗出复没,腾身潮上争骁雄。”描绘了弄潮儿的英勇形象,他们在潮头之上挥舞旗帜,奋力争斗,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沙头万目注江水,晴雷乾雹来无穷”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紧张而专注地注视着江水的场景,而潮水则如晴天霹雳,又如冰雹般落下,无穷无尽。这种描绘既展现了潮水的威势,也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关注。 “窗外帘旌飞猎猎,新醅翠斝行坐中”一句,描绘了室内悠闲宁静的氛围,窗外帘旌飘飞,室内新酒香醇,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最后,“欲作吴歌弄清昼,回看满眼西阳红”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欣赏海潮之后,感到身心舒畅,想要唱一曲吴歌,表达内心的愉悦。而回看满眼西阳红,则表达了作者对夕阳的欣赏和感慨,夕阳虽美,但终将西下,这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海潮的壮丽景象和弄潮儿的英勇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潮头出海卷秋风,风豪潮起苍海空。
弄潮船旗出复没,腾身潮上争骁雄。
沙头万目注江水,晴雷乾雹来无穷。
窗外帘旌飞猎猎,新醅翠斝行坐中。
欲作吴歌弄清昼,回看满眼西阳红。
六曲屏深映云母,珠盘缕缕青鸦茸。
山移海转有变化,生缘长短须相逢。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西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西陽

    意思:(西阳,西阳)

     1.夕阳。
      ▶唐·李白《悲清秋赋》:“于时西阳半规,映岛欲没。”
     
     2.县名。
      ▶汉置,属江夏郡。
      

  • 弄清

    读音:拼音:nòng qīng 五笔:gaig

    弄清的解释

    词语分解

    • 弄的解释 弄 ò 玩耍,把玩:摆弄。玩弄。弄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弄潮儿。戏弄。弄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弄
  • 满眼

    读音:mǎn yǎn

    繁体字:滿眼

    短语:林立 不乏 连篇 满腹

    英语:eyeful

    意思:(满眼,满眼)

     1.充满视野。
      ▶晋·陶潜《祭程

  • 吴歌

    读音:wú gē

    繁体字:吳歌

    意思:(吴歌,吴歌)
    吴地之歌。亦指江南民歌。
      ▶《晋书•乐志下》:“吴歌杂曲。并出江南。
      ▶东晋以来,稍有增广。”
      ▶五代·刘兼《莲塘霁望》诗:“採莲女散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