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村居即事》 若使徵书到岩谷,北山又恐动移文。

若使徵书到岩谷,北山又恐动移文。

意思:如果征书到山谷,北山移文又恐吓。

出自作者[宋]刘雪崖的《村居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数声鸡犬自相闻,借得茅庐住水濆》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鸡犬、水田、梅雨季节和农事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首联“数声鸡犬自相闻,借得茅庐住水濆”,诗人借数声鸡鸣犬吠,传达出乡村的宁静。同时,诗人借得茅庐住在水边,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简朴与自然。 颔联“梅欲黄时常是雨,稻才青处便如云”,诗人用梅雨和稻田的描绘,展示了乡村的季节变化和农事活动。梅雨时节,梅子即将成熟时常常下雨,而稻田在青翠欲滴的时候,就如同云海一般。 颈联“忧时每欢朝廷远,学稼方知畎亩勤”,诗人表达了对忧国忧民的关注和对农事活动的体验。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农田耕作的体验和辛勤。 尾联“若使徵书到岩谷,北山又恐动移文”,诗人用假设的情境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期望。如果朝廷征兵的消息传到了深山幽谷,那么人们恐怕又要为避战而忙碌了。这里诗人用“北山”的典故,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农事、社会公正和忧国忧民的关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数声鸡犬自相闻,借得茅庐住水濆。
梅欲黄时常是雨,稻才青处便如云。
忧时每欢朝廷远,学稼方知畎亩勤。
若使徵书到岩谷,北山又恐动移文。

关键词解释

  • 北山

    读音:běi shān

    繁体字:北山

    英语:Beishan Mountain

    意思:
     1.泛指北面的山。
      ▶《诗•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李白《

  • 若使

    读音:ruò shǐ

    繁体字:若使

    意思:假使,假如,如果。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若使古之王者毋知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国而哀之?”唐·李咸用《赠来进士鹏》诗:“若使无良遇,虚言有至公。”

  • 恐动

    读音:kǒng dòng

    繁体字:恐動

    意思:(恐动,恐动)
    惊恐扰动。
      ▶《三国志•魏志•张既传》:“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动,扰扰不安。”
      ▶晋·干宝《搜神记》卷五:“是岁夏,大疫

  • 移文

    读音:yí wén

    繁体字:移文

    意思:
     1.旧时文体之一。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外国•外夷夸诞》:“其移文乃称一千三百七十六年,但不着年号。”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