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意思:云外有时逢寺住宿,太阳西无事傍江行。

出自作者[唐]崔峒的《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是一首表达诗人远离尘世、追求自由和自然的诗。 首联“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世俗名利,只求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他辞去了浮名,过上了随性而行的生活,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 颔联“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他常常在云外遇到寺庙而得以投宿,而在日落西山时,他喜欢在江边漫步。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 颈联“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诗人以陶渊明和庾亮这两个历史人物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他希望像陶渊明一样在县里欣赏花开,像庾亮一样在楼中观赏明月。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尾联“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不被理解的孤独和无奈。尽管他曾经向君王献书,但君王身居深宫,没有理解他的心境。这体现了诗人对君王的失望和对自由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由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远离尘世、不被理解的无奈和孤独。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崔峒(一作洞),唐大历元年(766年)前后在世。今保定定州市人。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

关键词解释

  • 日西

    读音:rì xī

    繁体字:日西

    意思:
     1.日向西方。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郑玄

  • 无事

    读音:wú shì

    繁体字:無事

    意思:(无事,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注:“事谓征伐。”
      ▶《史

  • 云外

    读音:yún wài

    繁体字:雲外

    意思:(云外,云外)

     1.指高空。
      ▶隋·李播《天象赋》:“动则飞跃于云外,止则盘萦于汉·沂。”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摺:“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

  • 有时

    读音:yǒu shí

    繁体字:有時

    短语:奇迹 有时候 偶发

    英语:sometimes

    意思:(有时,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