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悼吴校勘》 远遁犹疑在空谷,大招安肯入修门。

远遁犹疑在空谷,大招安肯入修门。

意思:远逃还怀疑在空旷的山谷,大招安肯入修门。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悼吴校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的赏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容吧。 首联“去国亲朋风雨散,惟君从步至徐州。”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风雨中分别的场景,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和不舍。“去国”指的是离开自己的国家或家乡,“亲朋风雨散”则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无奈和孤独。“惟君从步”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心。 颔联“时清相有客云意,力薄吾无荐祢恩。”描绘了诗人对于政治局势的看法,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对朋友的关心。“时清”指的是政治清明,“相有客云意”则表达了对于朝廷的希望和期待。“力薄吾无荐祢恩”则表达了自己能力有限,无法为朋友争取到更好的待遇和机会的无奈和遗憾。 颈联“远遁犹疑在空谷,大招安肯入修门。”描绘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关心。“远遁犹疑在空谷”表达了对于友人未来处境的担忧,担心他会在荒凉的地方孤独生活。“大招安肯入修门”则表达了对于朝廷能够接纳友人的希望和期待。 尾联“忽闻社友传新讣,枯目滂然有泪痕。”描绘了诗人听到朋友去世的消息后的悲痛和哀伤。“忽闻社友传新讣”表达了对于朋友去世的消息感到突然和震惊。“枯目滂然有泪痕”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样子,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朋友分别、对于政治局势的看法、对于友人的担忧和关心、以及听到朋友去世的消息后的悲痛和哀伤,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政治、人生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国亲朋风雨散,惟君从步至徐州。
时清相有客云意,力薄吾无荐祢恩。
远遁犹疑在空谷,大招安肯入修门。
忽闻社友传新讣,枯目滂然有泪痕。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远遁

    读音:yuǎn dùn

    繁体字:遠遁

    英语:flee to a far-away place

    意思:(远遁,远遁)
    亦作“远遯”。
     逃往远处。
      ▶《汉书•韦玄成传》:“单于孤

  • 招安

    读音:zhāo ān

    繁体字:招安

    英语:offer amnesty and enlistment to rebels

    意思:
     1.安抚。
      ▶《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元年》:“故大军始

  • 空谷

    读音:kōng gǔ

    繁体字:空穀

    意思: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孔颖达疏:“贤者隐居,必当潜处山谷。”
      ▶《晋书•龚玄之传》:“夫哲

  • 犹疑

    读音:yóu nǐ

    繁体字:猶疑

    短语:犹豫不决 游移 举棋不定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动摇 踟蹰 踌躇不前 优柔寡断 彷徨 徘徊 瞻前顾后

    英语:hesitate

  • 修门

    读音:xiū mén

    繁体字:修門

    意思:(修门,修门)
    楚国·郢都的城门。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
      ▶王逸注:“修门,郢城门也。”后泛指京都城门。
      ▶宋·陆游《出都》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