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相伴踏清秋,健即闲行懒即休。
意思:袈裟相伴踏清秋,健康就是闲行懒散休息。
出自作者[明]程嘉燧的《昆山响梵阁怀季常上人游九峰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袈裟相伴踏清秋,健即闲行懒即休。记得罢琴吹笛夜,雨声茅屋小如舟。》是一首描绘生活和情感的诗,它以袈裟、清秋、琴、笛、雨声等意象,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
首句“袈裟相伴踏清秋”,诗人以袈裟为伴,描绘出一种清寂而淡泊的秋日生活。袈裟象征着僧人,也代表着一种出世的生活方式,与清秋的寂静相呼应。诗人以这种方式描绘出他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
“健即闲行懒即休”是诗人对生活的另一种态度,他强调随性而为,不强求。当身体健壮时,他会闲庭信步;当疲惫时,他会休息。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自由和洒脱。
“记得罢琴吹笛夜,雨声茅屋小如舟”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夜晚场景,诗人记得那个在雨声中吹笛的夜晚,茅屋在雨声中显得更加渺小,仿佛一叶扁舟。这一场景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记忆,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清秋时节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他追求内心的平静,随性而为,同时也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