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顾郎中华玉》 慵疏颇被诸生讥,虚名何用时人识。

慵疏颇被诸生讥,虚名何用时人识。

意思:我也懒得上颇受学生批评,虚名何用时人认识。

出自作者[明]徐祯卿的《答顾郎中华玉》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长安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作者从长安西搬到长安北后的生活困境。作者在秋雨中卧病在床,家中杂草丛生,出门十分困难。为了上学,他不得不牵着马翻山越岭,但因为身体虚弱和马匹瘦弱,他感到力不从心。这种描述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困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长安生活的怀念。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生活的无奈和不满。他抱怨自己的文章在京师卖得贱如泥土,工资微薄得只能吃简单的食物。他调官后仍然感到苦恼,因为俸禄不足以满足生活需要。尽管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乐观,认为只要避免耻辱和饥饿,每天喝些粗粮汤比吃羊肉要好。最后,作者希望社会安定,官府清廉,人民安居乐业。 整首诗通过作者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清廉官府的期望,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居长安西,今居长安北。
蓬门卧病秋潦繁,十日不出生荆棘。
牵泥匍匐入学宫,马瘦翻愁足无力。
慵疏颇被诸生讥,虚名何用时人识。
京师卖文贱于土,饥肠不救齑盐食。
去年作吏在法曹,月俸送官空署职。
床头一瓮不满储,囊里无钱作沽直。
归来困顿不得醉,儿女荒凉妇叹息。
今年调官去懊恼,苦笑先生禄太啬。
釜中粟少作糜薄,白碗盛来映肤色。
丈夫但免沟壑辱,日饮藜羹胜羊肉。
平生富贵亦何有,羸躯幸自弛耕牧。
但愿时丰民物安,官府清廉盗贼伏。

作者介绍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擅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

关键词解释

  • 诸生

    读音:zhū shēng

    繁体字:諸生

    英语:a student called a scholar who went to school in the Ming Dy- nasty

    意思:(诸生,诸生)<

  • 时人

    引用解释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读音:shí rén

  • 虚名

    读音:xū míng

    繁体字:虛名

    英语:reclame

    意思:(虚名,虚名)

     1.与实际不符的声誉。
      ▶《鹖冠子•度万》:“虚名相高,精白为黑。”
      ▶汉徐干《

  • 用时

    读音:拼音:yòng shí 五笔:etjf

    用时的解释

    词语分解

    • 用的解释 用 ò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用。用心。用兵。用武。 可供使用的:用品。用具。 进饭食的婉辞:用饭。 花费的钱财:费用。用项。用资。 物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