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陈招使》 争先识面今裴度,孰与论心昔孔明。

争先识面今裴度,孰与论心昔孔明。

意思:争先相识现在裴度,与谁讨论心从前诸葛亮。

出自作者[宋]刘炜叔的《上陈招使》

全文赏析

《上陈招使》是宋代诗人刘炜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天兵十万勇如貔,正是酬恩报国时。 汴水波澜喧鼓角,隋堤杨柳拂旌旗。 前驱红斾关西将,坐间青娥赵国姬。 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战争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之情。下面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1. 首先,诗人通过“天兵十万勇如貔”一句,展现了宋朝军队的强大实力。这里的“天兵”指的是宋朝的军队,而“貔”是一种猛兽,用来比喻士兵勇猛善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军队的赞美之情。 2. 接着,诗人通过“汴水波澜喧鼓角,隋堤杨柳拂旌旗”两句,描绘了战争场面的壮观景象。这里的“汴水”和“隋堤”分别指代当时的河流和堤岸,而“鼓角”和“旌旗”则是战争中常见的元素。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激烈程度。 3. 随后,诗人通过“前驱红斾关西将,坐间青娥赵国姬”两句,表现了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这里的“关西将”和“赵国姬”分别指代当时的将领和美女,而“红斾”和“青娥”则是他们的象征。这两句诗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英勇气概。 4. 最后,诗人通过“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之情。这里的“长安”是当时的都城,而“旧冠盖”则是指代当时的官员。这两句诗通过对官员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之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展现了宋朝军队的强大实力和英勇气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之情。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戈一指迅雷轰,涌雪公应记洗兵。
伊洛风烟想如旧,江淮草木转知名。
争先识面今裴度,孰与论心昔孔明。
文水万家惟击壤,得无军饷尽归耕。

关键词解释

  • 孔明

    读音:kǒng míng

    繁体字:孔明

    英语:Kongming

    意思:
     1.很完备;很洁凈;很鲜明。
      ▶《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
      ▶郑玄笺:“孔,甚也

  • 争先

    读音:zhēng xiān

    繁体字:爭先

    短语:先下手为强 争先恐后 先发制人 先声夺人

    英语:try to be the first

    意思:(争先,争先)

  • 识面

    读音:shí miàn

    繁体字:識麵

    意思:(识面,识面)

     1.相见。
      ▶唐·韩愈《答张彻》诗:“首叙始识面,次言后分形。”
      ▶宋·陆游《赠应秀才》诗:“辱君雪里来叩门,自说辛勤求识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