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远曲》 兰舟桂楫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

兰舟桂楫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

意思:桂兰舟船桨常渡江,不要因为重任双琼挡。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寄远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而令人怀念的女子的离去,以及她离去后留下的空寂和孤独。 首句“美人来去春江暖”描绘了女子的来去无踪,就像春天的江水温暖而流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句“江头无人湘水满”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离去,留下的江头空寂无人,湘水满溢,象征着女子的离去带来的空虚和失落。 “浣沙石上水禽栖”这句诗描绘了女子离去后的环境,浣沙石上的水禽纷纷归巢,这个画面充满了寂静和孤独,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离去带来的空寂和冷清。 “江南路长春日短”这句诗表达了女子的离去带来的无尽思念和孤独感,江南路长,春日短暂,长日短,思念无尽。 最后两句“兰舟桂楫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再见的遗憾。诗人希望再次乘船渡江,将珍贵的琼珰重赠给女子,但现实却无法实现。这种无法再见的遗憾和深深的思念构成了诗的最后一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而令人怀念的女子的离去,以及她离去后留下的空寂和孤独。诗中充满了深深的思念和遗憾,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首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美人来去春江暖,江头无人湘水满。
浣沙石上水禽栖,江南路长春日短。
兰舟桂楫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兰舟

    读音:lán zhōu

    繁体字:蘭舟

    英语:boat

    意思:(兰舟,兰舟)
    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
      ▶唐·许浑《重游练湖怀旧》诗:“西风渺渺月连天,同醉兰舟未十年。”
      

  • 渡江

    读音:拼音:dù jiāng 五笔:iyia

    渡江的解释

    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

    词语分解

    • 渡的解释 渡 ù 横过水面: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 由此到彼:渡过难关。 转手,移交:引渡。 过河的地方
  • 无因

    读音:wú yīn

    繁体字:無因

    意思:(无因,无因)

     1.无所凭藉;没有机缘。
      ▶《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 桂楫

    读音:guì jí

    繁体字:桂楫

    意思:
     1.桂木船桨。亦泛指桨。
      ▶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桂楫松舟,其犹重朴。”
      ▶宋·陆游《蹋碛》诗:“何日画船摇桂楫,西湖却赋探春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