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颐斋诗筒走寄》 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

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

意思:提壶酒钱墙头报告,布谷催耕屋背响。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答颐斋诗筒走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绿阴团里和吟声,幽事相关雨未晴。莫把越秦分异见,要知李杜是同盟。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赞美自然、感慨时光的诗。 首联“绿阴团里和吟声,幽事相关雨未晴。”描绘了诗人在绿荫环绕的环境中吟诗作赋,与幽雅的事情息息相关,而此时天公还未放晴。这里的“绿阴团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人联想到诗人可能正沉浸在诗的世界中。而“幽事相关”则暗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雨未晴”的天气也为这首诗增添了几分诗意和神秘感。 颔联“莫把越秦分异见,要知李杜是同盟。”表达了诗人对于地域和流派的看法,认为不应该将不同的地域和流派区分开来,而应该认识到李白和杜甫是同道中人。这里暗含着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即文学是没有地域和流派的限制的,只有优秀的作品才是文学的精髓。 颈联“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描绘了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如提着酒壶在墙头买酒,屋后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催促人们开始耕种。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尾联“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认为放眼望去,满目都是美丽的云山,而他期待的是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种美好的生活,比如邀请朋友们来品尝自己烹制的藜麦羹。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也体现出他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闲适生活、赞美自然、感慨时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绿阴团里和吟声,幽事相关雨未晴。
莫把越秦分异见,要知李杜是同盟。
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
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

关键词解释

  • 提壶

    读音:tí hú

    繁体字:提壺

    意思:(提壶,提壶)
    亦作“提壶芦”。亦作“提胡芦”。
     鸟名。即鹈鹕。
      ▶唐·刘禹锡《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
      

  • 布谷

    读音:bù gǔ

    繁体字:布穀

    英语:cuckoo

    意思:(布谷,布谷)
    鸟名。又名勃姑、拨谷、穫谷、击谷、结诰、鴶鵴、鸤鸠、桑鸠、郭公、戴胜、戴纴。以鸣声似“布谷”,又鸣于播种时,故相传为劝耕之

  • 墙头

    读音:qiáng tóu

    繁体字:墻頭

    英语:top of the wall

    意思:(墙头,墙头)
    亦作“墻头”。
     
     1.围墻的上端。
      ▶唐·于鹄《题美人》诗:“秦

  • 沽酒

    读音:gū jiǔ

    繁体字:沽酒

    英语:to buy wine

    意思:
     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
      ▶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