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减字木兰花·乍晴秋好》 兄弟四人别住,他年同插茱萸。

兄弟四人别住,他年同插茱萸。

意思:兄弟四人别住,其他年同插茱萸。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减字木兰花·乍晴秋好》

全文赏析

这首诗《乍晴秋好》是一首描绘家庭团聚和兄弟友爱的优美诗篇。 首先,诗的开头“乍晴秋好。黄菊欹乌帽。不见清谈人绝倒。更忆添丁小小。”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秋天早晨,黄色的菊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诗人头戴乌帽,这是他日常生活的写照。然而,此时他不再见到那些清谈绝倒的朋友们,反而更加思念自己的小儿子。这种对家庭生活的深情回忆,透露出诗人的温馨情感和对亲情的珍视。 “蜀娘漫点花酥。酒槽空滴真珠。”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共饮的场景,蜀娘为家人斟上了花酥酒,诗人看着酒槽滴落的酒珠,回忆起兄弟四人各自离开家时的情景。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酒槽滴落的酒珠比作珍珠,生动地描绘了酒的美好和珍贵。 “兄弟四人别住,他年同插茱萸。”最后两句是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期待:兄弟四人各自离开家后,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团聚,一起插上茱萸庆祝重阳节。这种对兄弟友爱的深情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家庭和亲情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家庭团聚和兄弟友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它是一首充满温馨情感和美好愿望的诗篇,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乍晴秋好。
黄菊欹乌帽。
不见清谈人绝倒。
更忆添丁小小。
蜀娘漫点花酥。
酒槽空滴真珠。
兄弟四人别住,他年同插茱萸。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四人

    读音:sì rén

    繁体字:四人

    意思:四民。
      ▶唐·李白《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公酌以钓道,和之琴心,于是安四人,敷五教。”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农于四人之中,最为勤苦。”
      ▶

  • 茱萸

    读音:zhū yú

    繁体字:茱萸

    英语:evodia

    意思:植物名。香气辛烈,可入药。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三国·魏·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 兄弟

    读音:xiōng dì

    繁体字:兄弟

    短语:哥们

    英语:brothers

    意思:
     1.哥哥和弟弟。
      ▶《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 他年

    引用解释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