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和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 唯爱溪头一寻水,莫闻流浪莫闻澄。

唯爱溪头一寻水,莫闻流浪莫闻澄。

意思:只有爱溪头一寻水,没有人知道流浪没有听说王澄。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次韵和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中古寺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幽雅环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之情。 首句“空山旧迳绿苔满,古寺斋盂白薤蒸”,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空旷的山谷中,古老的径路上长满了绿苔,寺庙的斋盂里白薤蒸煮的场景。这里充满了静谧和古朴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 “暑雨坐中飞漠漠,野泉林外落层层”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在暑雨中坐看云飞,林外野泉流淌,生动地展现了山中的自然景象和雨中的清凉。 “从来胜绝皆离俗,未有幽深不属僧”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古寺的赞美,他认为这里的幽静和美丽都是远离世俗的表现,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宁静和超脱。 最后,“唯爱溪头一寻水,莫闻流浪莫闻澄”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溪水的喜爱,他喜欢在溪头寻找清泉,享受那种宁静和纯净。这里再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和对自然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古寺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幽雅环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空山旧迳绿苔满,古寺斋盂白薤蒸。
暑雨坐中飞漠漠,野泉林外落层层。
从来胜绝皆离俗,未有幽深不属僧。
唯爱溪头一寻水,莫闻流浪莫闻澄。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溪头

    读音:xī tóu

    繁体字:溪頭

    意思:(参见溪头,谿头)

    解释:1.犹溪边。

    详细释义:1.位于南投县鹿谷乡凤凰山麓。是台湾大学农学院实验林区。区内有大学池、神木

  • 流浪

    读音:liú làng

    繁体字:流浪

    短语:飘零 流离失所 流转 颠沛流离

    英语:(v) be a nomad; drift about

    意思:
     1.在水里飘游。

  • 一寻

    读音:yī xún

    繁体字:一尋

    意思:(一寻,一寻)

     1.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汉·焦赣《易林•渐之颐》:“一寻百节,绸缪相结,其指诘屈,不能解脱。”
      ▶晋·葛洪《抱朴子•塞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