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雨排闷十韵》 浮云会消散,鼓笛赛西成。

浮云会消散,鼓笛赛西成。

意思:浮云会消散,鼓笛赛西成。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秋雨排闷十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久旱逢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丰富内涵。诗的主题围绕着雨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期待。 首联“今夏久无雨,从秋却少晴。”概括了整个夏天干旱无雨的情况,秋天也少有晴朗天气。这一描述为全诗奠定了忧郁的基调。 颔联“空蒙迷远望,萧瑟送寒声。”描绘了雨后远处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寒风萧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氛围。 颈联“衣润香偏著,书蒸蠹欲生。”描述了雨后衣物变得湿润,散发出香味,而书籍则因为湿气而生了蠹虫。这一对比描绘了雨后生活中的细节。 接下来几联通过对自然界和动物们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雨后的景象。瓦片坠落、水位上涨、鱼儿溢出、雁群南飞、萤火虫闪烁、蛙声喧闹,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生动丰富的雨后世界。 倒数第二联“药醭时须焙,舟閒任自横。”表达了诗人对农作物和船只的关切,担心雨水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和运行。 最后一联“夜永灯相守,愁深酒细倾。”描绘了诗人在漫漫长夜中孤独地守着灯火,借酒浇愁。这一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苦闷。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期待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使诗歌更具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夏久无雨,从秋却少晴。
空蒙迷远望,萧瑟送寒声。
衣润香偏著,书蒸蠹欲生。
坏檐闻瓦堕,涨水见堤平。
沟溢池鱼出,天低塞雁征。
萤飞明暗庑,蛙闹杂疏更。
药醭时须焙,舟閒任自横。
未忧荒楚菊,直恐败吴秔。
夜永灯相守,愁深酒细倾。
浮云会消散,鼓笛赛西成。
作者介绍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消散

    读音:xiāo sàn

    繁体字:消散

    短语:消解 泯灭 幻灭 荡然无存 消释 没有 过眼烟云 磨灭 流失 消 一去不复返 化为乌有 石沉大海 毁灭 无影无踪 磨 熄灭 破灭 付诸东流 收敛 冰消瓦解 冰释

  • 浮云

    读音:fú yún

    繁体字:浮雲

    短语:低云 乌云

    英语:cloud rack

    意思:(浮云,浮云)

     1.飘动的云。
      ▶《楚辞•九辩》:“块独守

  • 散鼓

    读音:sàn gǔ

    繁体字:散鼓

    意思:设置为仪而不敲击之鼓。
      ▶宋·范镇《东斋记事》卷二:“景祐中,冯章靖公言雷鼓、灵鼓、路鼓并当考击,而散鼓请准干德四年诏废不用。然不言鼓之制非,是甚可怪也。”

  • 西成

    读音:xī chéng

    繁体字:西成

    意思:谓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
      ▶《书•尧典》:“平秩西成。”
      ▶孔颖达疏:“秋位在西,于时万物成熟。”
      ▶唐·高适《东平路中遇大水》诗:“稼穑随波澜,西成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