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李补阙纾》 不住东林寺,云泉处处行。

不住东林寺,云泉处处行。

意思:不住在束林寺,云泉处处行。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酬李补阙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云游四方的诗,通过对云泉和禅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泊之情。 首句“不住东林寺,云泉处处行”,诗人表明自己并不留恋东林寺,而是云游四方,无处不在。这里的“不住”和“云泉处处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不受任何束缚,随心所欲地行走在云泉之间。 “近臣那得识,禅客本无名”,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近臣”和“禅客”进行对比。近臣是朝廷中的官员,他们为了名利而奔波劳碌;而禅客则是修行禅定的僧人,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淡泊之情,不追求名利,只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云泉和禅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泊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淡泊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然处之。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禅意和自由精神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住东林寺,云泉处处行。
近臣那得识,禅客本无名。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东林寺

    引用解释

    寺名。在今 江西 庐山 。 晋 太元 中, 慧远法师 在 江州 刺史 桓伊 资助下建成。 唐 会昌 三年寺废, 大中 三年复修。 宋 改名 太平兴国寺 。解放以来,经过修葺,已成为 庐山 古迹之一。参阅《全唐文》卷二六四 李邕 《东林寺碑序》。

    读音:dōng lín sì

  • 云泉

    读音:yún quán

    繁体字:雲泉

    意思:(云泉,云泉)

     1.瀑布,山泉。
      ▶唐·沈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扈从出西岳作》诗:“云泉纷乱瀑,天磴矻横抱。”
      ▶唐·韦应物《云阳馆怀谷口》诗:

  • 处处

    读音:chǔ chù

    繁体字:處處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everywhere

  • 不住

    读音:bú zhù

    繁体字:不住

    英语:repeatedly

    意思:
     1.不停;不断。
      ▶南朝·梁·沈约《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诗:

  • 东林

    读音:dōng lín

    繁体字:東林

    意思:(东林,东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杜甫《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