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中乐二首》 生长明时值中兴,退耕三岁属三登。

生长明时值中兴,退耕三岁属三登。

意思:生长明时正值中兴,退耕三年属三登。

出自作者[明]邓渼的《山中乐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明时生长,却选择退耕归隐,不追求公车的征召,独居乡间,但仍然感到自己的才能被埋没,对不能为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感到愧疚。 首联“生长明时值中兴,退耕三岁属三登。喜闻粟帛高年赐,不就公车有道征。”描绘了诗人的成长背景和退耕原因。他生长在明时,也就是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代,这是他得以成长和发展的时代。然而,由于连续三年丰收,他选择退耕回家。这里的“退耕”并非因为贫穷或不得志,而是诗人主动选择回归乡间的生活。他对于朝廷的丰年赐粟感到高兴,但并没有接受公车(即朝廷征召)的邀请,表达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颔联“喜闻粟帛高年赐,不就公车有道征。”进一步解释了诗人选择退耕的原因。他对于朝廷的高年赐粟感到欣喜,这表明他关心民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百姓的生活。然而,他并没有接受公车的征召,这表明他并不追求个人的名利地位,而是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内心的满足。 颈联“独坐板床如向诩,长居土室似袁闳。”诗人描述了自己独居乡间的生活状态,如同前朝的向诩和袁闳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退耕归隐生活的满足和自得之情。他虽然身处乡间,但并不感到孤独和失落,反而觉得这样的生活符合他的性格和价值观。 尾联“幅巾男子关何物,闾里浮沈愧未能。”诗人反思了自己未能为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感到惭愧和愧疚。他虽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仍然感到自己的才能被埋没,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这里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明时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诗人的高尚品格和责任感令人敬佩,他的退耕归隐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生长明时值中兴,退耕三岁属三登。
喜闻粟帛高年赐,不就公车有道征。
独坐板床如向诩,长居土室似袁闳。
幅巾男子关何物,闾里浮沈愧未能。

关键词解释

  • 退耕

    读音:tuì gēng

    繁体字:退耕

    意思:
     1.谓辞官务农;归耕。语本《史记•吴太伯世家》:“子胥退而耕于野。”
      ▶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季札退耕以委之,老莱灌园以远之。”
      ▶唐·王绩《晚年叙

  • 时值

    读音:shí zhí

    繁体字:時值

    英语:time value

    意思:(时值,时值)

     1.值日。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榭镇妖》:“﹝吴君﹞又飞符一道,迳差时值功曹送至雨师

  • 中兴

    读音:zhōng xīng

    繁体字:中興

    英语:resurgence

    意思:(中兴,中兴)

     1.中途振兴;转衰为盛。
      ▶《诗•大雅•烝民序》:“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 生长

    读音:shēng zhǎng

    繁体字:生長

    短语:生 见长 发育

    英语:grow

    意思:(生长,生长)

     1.出生成长;长大。
      ▶《管子•形势》

  • 明时

    读音:míng shí

    繁体字:明時

    意思:(明时,明时)

     1.阐明天时的变化。
      ▶《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梁·陆倕《新刻

  • 三登

    读音:sān dēng

    繁体字:三登

    意思:
     1.谓连续二十七年皆五谷丰收。亦借指天下太平。
      ▶《汉书•食货志上》:“三考黜陟,余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余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