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荀道士归庐山》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

意思:月明不久石头路,云晴望花源。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送荀道士归庐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一位逝去的友人的怀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诗人试图用笑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发现这已经无法表达出内心的悲痛。这种情感表达方式非常独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这两句诗描绘了逝者所在的地方——一个山水环绕、林木葱茏的地方。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里的“绿水”、“山口”、“青林”、“洞门”等意象,都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与诗人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在月光明媚的夜晚,诗人寻找逝者曾经走过的山路;在云开雾散的时候,诗人眺望逝者曾经游历的花源。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生活的那个美好世界的向往。 “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不舍和悲痛之情。诗人相信逝者会再次乘鹤而去,回到故园。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同时,“悲歌”一词也表达了诗人的悲痛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方式都非常独特,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
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
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花源

    读音:huā yuán

    繁体字:花源

    意思:“桃花源”的省称。
      ▶唐·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迴谿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宋·梅尧臣《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用叙单悃》诗:“何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