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夫子 其七》 银汉霜华下井梧,愁心曾耐夜啼乌。

银汉霜华下井梧,愁心曾耐夜啼乌。

意思:银汉霜华下井上,愁心曾忍受夜间啼鸟。

出自作者[清]章有湘的《哭夫子 其七》

全文赏析

这首诗《银汉霜华下井梧,愁心曾耐夜啼乌》是一首描绘夜晚相思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环境的寂静、夜晚的孤独和相思之苦,表达了对所思念之人的深深情感。 首句“银汉霜华下井梧”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银河下霜华满地的梧桐树,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气氛。而“愁心曾耐夜啼乌”则表达了诗人因相思之苦而夜不能寐,听着夜鸦的啼叫更加愁苦的心情。 “月移妆阁侵书幌”和“风动形容出画图”两句,通过描绘月移闺阁,风吹身影的细节,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 “咫尺相看言笑隔”表达了虽然距离很近,但却无法相见,只能隔着言笑相望的无奈和痛苦。“依稀偏怪梦魂无”则表达了对梦境的期待和失望,希望在梦中能够见到对方,但醒来后却发现只是空欢喜。 最后两句“含情独对芙蓉帐,一任香销金鹊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相思之情。诗人独自面对床帐,任由香炉中的香逐渐消散,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清冷的环境,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相思之情,表达了对所思念之人的深深情感。诗人用词精准,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银汉霜华下井梧,愁心曾耐夜啼乌。
月移妆阁侵书幌,风动形容出画图。
咫尺相看言笑隔,依稀偏怪梦魂无。
含情独对芙蓉帐,一任香销金鹊炉。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章有湘,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字玉筐,字令仪,号竹(一作橘)隐,华亭(今上海市)人,出身书香世家,父亲章简中举后授福建罗源知县,后其父抗清殉难。

关键词解释

  • 霜华

    读音:shuāng huá

    繁体字:霜華

    意思:(霜华,霜华)
    见“霜花”。

    解释:1.见\"霜花\"。

    造句:谩赢得、罗襟清泪,鬓边霜华。霜

  • 银汉

    读音:yín hàn

    繁体字:銀漢

    英语:Mildy Way

    意思:(银汉,银汉)
    天河,银河。
      ▶南朝·宋·鲍照《夜听妓》诗:“夜来坐几时,银汉倾露落。”
      ▶宋·苏轼《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