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高不受埃,老怪昔谁栽。
意思:我高度不受尘埃,老怪过去谁栽。
出自作者[宋]翁卷的《道上人房老梅》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孤高不受埃,老怪昔谁栽。
仙魄乘槎去,龙身带雪来。
数枝寒照水,一点净沾苔。
头白狂诗客,花时屡往回》是作者对一种孤高形象的赞赏。这种形象,在寒冬中傲立,不屈于尘世的尘埃,仿佛是仙神乘着木筏而来,又仿佛是龙身披着白雪而来。它独自挺立,在寒水中洒下一片清光,洁净的苔藓上沾着它的影子。这位白发诗客,则是那个狂放的诗人,常常在花时多次前来欣赏它。
首句“孤高不受埃”,一个“孤”字奠定了此诗的基调,表现出一种高洁、傲岸的品格。而“不受埃”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孤高形象的生动性,即使是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中,它也自顾挺立,不为所动。
“老怪昔谁栽”一句,通过想象一个“老怪”可能是谁栽种,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它暗示了这种孤高形象并非偶然出现,而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和考验,才得以形成。
“仙魄乘槎去,龙身带雪来”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形象的来源和特点。它仿佛是仙神乘着木筏而来,又仿佛是龙身披着白雪而来。这不仅表现了它的孤高和纯洁,也暗示了它具有超越凡俗的力量和品质。
“数枝寒照水,一点净沾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形象的形态和特点。它独自挺立在寒水中,洒下一片清光,使水面上的水苔也显得格外洁净。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这种孤高形象的形态和特点。
最后,“头白狂诗客,花时屡往回”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形象的赞赏和敬仰之情。这位白发诗客正是那位狂放的诗人自己,他常常前来欣赏这种孤高形象,表达了他对高洁、傲岸品格的追求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种孤高形象的描绘和赞赏,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傲岸品格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叹之情。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鲜明,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