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吴俊杰归江东》 挥戈略阵天回日,点烛论兵夜向晨。

挥戈略阵天回日,点烛论兵夜向晨。

意思:挥戈阵前天回来的时候,点蜡烛论兵晚上凌晨。

出自作者[宋]李祁的《送吴俊杰归江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幕下貔貅十万人,幕中宾客罕同伦》是一首描绘军营生活的诗,通过对军营生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军队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联“幕下貔貅十万人,幕中宾客罕同伦”描绘了军营的壮观景象和军人的高尚品质。这里,“貔貅”是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十万人”是一个极言军队规模的大数字,表示军队的强大;“宾客罕同伦”则表达了军中人才济济,不同寻常。 颔联“挥戈略阵天回日,点烛论兵夜向晨”描绘了军队的战斗场景和军事活动。这里,“挥戈”是军队作战的象征,“略阵”是军队阵型的变换,“天回日”和“夜向晨”则表达了战斗的激烈和时间的漫长。而“点烛论兵”则描绘了军营中的军事活动,如点兵、论战等,表现了军营的严谨和有序。 颈联“水木衣冠仍草草,星源文物故彬彬”则描绘了军营中的生活场景和人文环境。这里,“水木衣冠”和“星源文物”分别代表军营中的朴素生活和文雅氛围,表达了军营中既有战斗精神,又有文化素养。 尾联“知君剩有安边策,定约重来立要津”表达了诗人对军队将领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里,“安边策”是指将领们为了安定边疆而制定的策略,“重来立要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希望将领们能够再次建立功勋,为国家的安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军营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军队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既有对军人的赞美,也有对军营生活的描绘,还有对将领们的敬意和对国家的期望,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希望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幕下貔貅十万人,幕中宾客罕同伦。
挥戈略阵天回日,点烛论兵夜向晨。
水木衣冠仍草草,星源文物故彬彬。
知君剩有安边策,定约重来立要津。

关键词解释

  • 挥戈

    读音:huī gē

    繁体字:揮戈

    英语:brandish the weapons

    意思:(挥戈,挥戈)

     1.挥动武器。
      ▶晋·慧远《明报应论》:“此则文殊案剑,迹逆而道顺,

  • 略阵

    亦作“ 略陈 ”。巡视阵地。《晋书·苻坚载记下》:“ 融 驰骑略阵,马倒被杀,军遂大败。”《周书·齐炀王宪传》:“俄而 湝 所署领军 尉相愿 伪出略阵,遂以众降。”《资治通鉴·后周太祖显德元年》:“ 北汉 主知帝( 后周世宗 )自临陈,褒赏 张元徽 ,趣使乘胜进兵。 元徽 前略陈,马倒,为 周 兵所杀。”

    读音:lüè zhèn

  • 天回

    引用解释

    1.天旋,天转。形容气象雄伟壮观。 晋 左思 《蜀都赋》:“望之天迴,即之云昏。”

    2.指时光流逝。 汉 桓谭 《新论·惜时》:“天迴日转,其谢如矢。”

    读音:tiān huí

  • 向晨

    读音:xiàng chén

    繁体字:曏晨

    意思:(参见嚮晨)

     1.谓报晓。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正始九年举秀才”裴松之注引《辂别传》:“天时大热,移床在庭前树下,乃至鸡向晨,然后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