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为客吟》 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

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

意思:躺在床上看青溟包围大块,坐看红日出扶桑。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为客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忽忆东朐为客日,壮心初见水云乡》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家乡、壮志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的诗。 首联“忽忆东朐为客日,壮心初见水云乡”,诗人忽然回忆起在东朐做客的日子,这可能暗示着他的某次旅行或短暂停留。这里的“水云乡”可能指的是他初次见到水乡云乡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这种景象的感慨和思考。 颔联“岛夷居处邻荒服,潮水来时杂海商”,描述了诗人所处的地方毗邻荒服,潮水来时伴随着海商,这种环境可能暗示着他的生活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艰苦。 颈联“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诗人躺在海边看着大海包围着大地,坐在那里看着红日从扶桑升起。这里的“苍溟”、“大块”和“红日”都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尾联“虚生虚死人何限,男子之称不易当”,诗人对人生的虚实、生死有了更深的思考,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能够担当起男儿的称号。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对男儿责任的看法。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壮志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男儿责任的担当。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忽忆东朐为客日,壮心初见水云乡。
岛夷居处邻荒服,潮水来时杂海商。
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
虚生虚死人何限,男子之称不易当。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苍溟

    读音:cāng míng

    繁体字:蒼溟

    意思:(苍溟,苍溟)
    犹苍茫。
      ▶茅盾《三人行》五:“许翻起眼睛看天,似乎在那边辽远的苍溟的空间,有他所指证而自矢的什么。”

  • 扶桑

    读音:fú sāng

    繁体字:扶桑

    英语:Chinese hibiscus

    意思:
     1.神话中的树名。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

  • 红日

    读音:hóng rì

    繁体字:紅日

    意思:(红日,红日)
    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唐·王建《宫词》之一:“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
      ▶南唐·李煜《浣溪沙》词:“红日已高三丈透,金鑪

  • 块坐

    读音:kuài zuò

    繁体字:塊坐

    意思:(块坐,块坐)
    独坐。
      ▶宋·刘克庄《鹊桥仙•足痛》词:“有时块坐,有时扶起,门外草深三尺。”
      ▶金·元好问《甲寅正月二十三日故关道中》诗之三:“人七因循过,

  • 日出

    读音:rì chū

    繁体字:日出

    英语:sunrise

    反义词: 日落、日入

    解释:①话剧剧本。曹禺作于1935年。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