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浮萍兔丝篇》 兔丝断有日,浮萍合有时。

兔丝断有日,浮萍合有时。

意思:兔丝断有天,浮萍合有时间。

出自作者[清]施闰章的《浮萍兔丝篇》

全文创作背景

施闰章的《浮萍兔丝篇》创作于清朝,具体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那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官场黑暗,社会动荡。同时,鸦片贸易的涌入使得国内许多家庭破裂,社会状况愈发糟糕。施闰章看到这样的情景,深感痛心,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在诗中,他运用了浮萍和兔丝这两个形象,寓意着人在生活中的漂泊无依和相互依赖,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他希望通过这首诗,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期待国家能够迎来新的局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李将军言:部曲尝掠人妻,既数年,携之南征,值其故夫,一见恸绝。
问其夫已纳新妇,则兵之故妻也。
四人皆大哭,各反其妻而去。
予为作《浮萍兔丝篇》。
浮萍寄洪波,飘飘束复西。
兔丝罥乔柯,袅袅复离披。
兔丝断有日,浮萍合有时。
浮萍语免丝,离合安可知!
健儿东南征,马上倾城姿。
轻罗作障面,顾盼生光仪。
故夫从旁窥,拭目惊且疑。
长跪问健儿:“毋乃贱子妻?
贱子分已断,买妇商山陲。
但愿一相见,永诀从此辞
作者介绍 施闰章简介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关键词解释

  • 浮萍

    读音:fú píng

    繁体字:浮萍

    短语:水萍

    英语:duckweed

    意思:
     1.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叶扁平,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鬚

  • 有时

    读音:yǒu shí

    繁体字:有時

    短语:奇迹 有时候 偶发

    英语:sometimes

    意思:(有时,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
      ▶《

  • 兔丝

    读音:tù sī

    繁体字:兔絲

    英语:Dodder

    意思:(兔丝,兔丝)

     1.植物名。
      ▶《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
      ▶高诱注:“一

  • 萍合

    读音:píng hé

    繁体字:萍合

    意思:偶然聚合。
      ▶唐·沈亚之《万胜冈新城录》:“吾士卒萍合之众也,易散而难役。”
      ▶明徐渭《寿中军某侯帐词》:“异人萍合,曾传黄石兵符;越女花娇,亲授白猿剑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