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睡觉》 转枕频伸书帐下,披裘箕踞火炉前。

转枕频伸书帐下,披裘箕踞火炉前。

意思:转在多次伸书帐下,披着皮衣伸腿坐在火炉前。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睡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星河耿耿漏绵绵》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先,诗中描绘了星河闪烁、夜漏绵绵的深夜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邃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独处,面对着黑暗的月光和即将破晓的天空,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书帐中辗转反侧,披裘箕踞的情景。这里的“披裘箕踞”是一种古代的坐姿,表示一种不拘礼节的自由姿态。诗人通过这种坐姿,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状态。 诗人在描述自己的睡眠和健康状况时,使用了“老眠早觉常残夜,病力先衰不待年”这样的句子。他表达了自己对于衰老和疾病的坦然接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消除了对五欲的追求,所有的念头都已经平息,世间再无任何事物能够勾牵他。这里的“五欲”指的是物质世界的五种欲望: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诗人已经超越了这些欲望,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诗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星河耿耿漏绵绵,月暗灯微欲曙天。
转枕频伸书帐下,披裘箕踞火炉前。
老眠早觉常残夜,病力先衰不待年。
五欲已销诸念息,世间无境可勾牵。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箕踞

    读音:jī jù

    繁体字:箕踞

    英语:sit with one\'s legs stretched out

    意思:一种轻慢、不拘礼节的坐的姿态。即随意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
      ▶《庄子•至乐》

  • 火炉

    读音:huǒ lú

    繁体字:火爐

    英语:ingle

    意思:(火炉,火炉)
    供取暖和炊事用的炉子。
      ▶《东观汉记•彭宠载记》:“又宠堂上闻虾蟆声,在火炉下,凿地求之,不得。”
     

  • 频伸

    读音:pín shēn

    繁体字:頻伸

    意思:(频伸,频伸)
    亦作“频呻”。
     欠伸。打呵欠,伸懒腰。
      ▶《礼记•少仪》“君子欠伸”汉·郑玄注:“以此皆解惓之状。伸,频伸也。”
      ▶陆德明释文:“频

  • 书帐

    读音:shū zhàng

    繁体字:書帳

    意思:(书帐,书帐)

     1.犹书斋。
      ▶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太簇正月》:“神游书帐,性纵琴堂。”
      ▶唐·骆宾王《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诗:“雪明书帐

  • 炉前

    读音:lú qián

    词语解释

    ⒈  轮船锅炉前向炉膛送燃料的场地。

    ⒉  炉膛前司炉站立的场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