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雁篇》 暮砧乱鸣何太苦,羌笛相和倍凄楚。

暮砧乱鸣何太苦,羌笛相和倍凄楚。

意思:暮砧乱鸣什么太辛苦,羌笛相和倍凄楚。

出自作者[明]李士允的《闻雁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秋思的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秋思人间正纷纷,秋声天外忽惊闻”,以秋思和秋声开篇,展现出秋天的氛围,同时引出诗人的思念之情。颔联“情类断猿悲落月,响如离鹤怨愁云”,通过断猿和离鹤的比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悲伤和哀怨。 颈联“怜渠南北无宁翼,天隅海曲传消息”,诗人怜悯南北飞翔的鸟儿,没有安宁的翅膀,只能通过天涯海角传递消息,展现了诗人的关怀和思念。接下来“别去终期得再逢,归来颇似曾相识”,表达了诗人离别后希望再次重逢的愿望,同时展现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描绘苍梧、白云、洞庭、潇湘等秋天的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二毛听切潘郎感,九辩哀催宋玉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暮砧乱鸣何太苦,羌笛相和倍凄楚”,以暮砧和羌笛的声音,表现了诗人的悲伤和凄楚。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秋思的好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思人间正纷纷,秋声天外忽惊闻。
情类断猿悲落月,响如离鹤怨愁云。
怜渠南北无宁翼,天隅海曲传消息。
别去终期得再逢,归来颇似曾相识。
别去归来道路难,何如凡羽一枝安。
金河阵发声声急,玉塞书回字字寒。
苍梧白云秋色远,洞庭潇湘木叶晚。
风绪遥抟度岭轻,烟罗不避冲波险。
几度心惊岁序更,几人肠断月华清。
二毛听切潘郎感,九辩哀催宋玉成。
暮砧乱鸣何太苦,羌笛相和倍凄楚。
顾影爰思泽中集,旋音应到衡阳阻。
越王台畔鹧鸪飞,蜀帝魂依杜宇归

关键词解释

  • 羌笛

    读音:qiāng dí

    繁体字:羌笛

    英语:Qiang flute

    意思:古代的管乐器。长二尺四寸,三孔或四孔。因出于羌中,故名。
      ▶唐·王之涣《凉州词》之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相和

    读音:xiāng hè

    繁体字:相和

    英语:congruence

    意思:I
    相互谐调。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意(音)、声之相和也。”
       ▶《老残游记》

  • 凄楚

    读音:qī chǔ

    繁体字:凄楚

    英语:desolate and miserable

    意思:(参见悽楚,凄楚)
    凄凉悲哀。
      ▶唐·黄滔《送君南浦赋》:“莫不捻嶰竹以凄楚,拨湘絃而激越。

  • 暮砧

    读音:mù zhēn

    繁体字:暮砧

    意思:傍晚捣衣的砧声。砧,捣衣石。
      ▶唐·杜甫《秋兴》诗之一:“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唐·张乔《吴江旅次》诗:“旷野鸣流水,空山响暮砧。”
      ▶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