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李秬酴醾》 蓐收晃荡风前仗,萼绿飘翩月下绡。

蓐收晃荡风前仗,萼绿飘翩月下绡。

意思:蓐收晃荡风前武器,花萼绿色飘舞月光下绳索。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李秬酴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花团锦簇,风吹花落,惊飞云鹤的美景。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联“夭红琐碎竞春娇,后出何妨便夺标。”描绘了春天花开繁盛的景象,用“夭红琐碎”形容花瓣繁密细碎,色彩鲜艳。同时表现了花儿们竞相开放,争艳斗丽的情态。 颔联“云鹤嬉晴来万只,玉龙惊震上千条。”则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景象,云鹤嬉戏,惊飞了成千上万的玉龙,形象生动,意象奇特。 颈联“蓐收晃荡风前仗,萼绿飘翩月下绡。”中,诗人运用了意象叠加的手法,将蓐收与风、萼绿与月相结合,表现了风的强劲和月的清新,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 尾联“曾向琼林亭畔见,天涯相遇一魂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在琼林亭畔与美景相遇的惊喜之情。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夭红琐碎竞春娇,后出何妨便夺标。
云鹤嬉晴来万只,玉龙惊震上千条。
蓐收晃荡风前仗,萼绿飘翩月下绡。
曾向琼林亭畔见,天涯相遇一魂销。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月下

    读音:yuè xià

    繁体字:月下

    意思:
     1.月光之下。
      ▶南朝·梁武帝《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韦庄《捣练篇》:“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文同

  • 晃荡

    读音:huàng dàng

    繁体字:晃盪

    短语:摇曳 摆动 颤悠 摇荡 摇摆 悠 摇摇晃晃 晃

    英语:rock

    意思:(参见晃盪,晃荡)

  • 蓐收

    读音:rù shōu

    繁体字:蓐收

    意思: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名,司秋。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郑玄注:“蓐收,少皞氏之子,曰该,为金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