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村杂兴(十三首)》 藕深荷盖密,竹瘦笋鞭迟。

藕深荷盖密,竹瘦笋鞭迟。

意思:藕深荷是秘密,竹瘦笋鞭慢。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江村杂兴(十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桥春别后,沙舸独归时》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诗中通过对江桥、沙舸、鹅鸭、菰蒲、藕深、荷盖、竹瘦、笋鞭、野趣等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幅清新自然、富有生机的春日图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江桥春别后,沙舸独归时”,诗人以江桥春别为背景,描绘出沙舸独自归来的景象。这一别离场景的描绘,既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又为后续的景物描绘提供了情感基调。 颔联“鹅鸭东西宅,菰蒲远近陂”,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鹅鸭在东边西边的池塘里游弋,菰蒲和远近的水塘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这些生动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颈联“藕深荷盖密,竹瘦笋鞭迟”,诗人笔锋一转,描绘出更为深入的景象,荷叶繁盛、荷花盛开,竹子瘦弱但竹笋迅速生长。这些细节描绘,使得自然景色更加真实和生动。 尾联“野趣谁能识,唯应白鹭知”,诗人以白鹭作为知己,表达了对自然野趣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优美和生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桥春别后,沙舸独归时。
鹅鸭东西宅,菰蒲远近陂。
藕深荷盖密,竹瘦笋鞭迟。
野趣谁能识,唯应白鹭知。
¤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荷盖

    引用解释

    1.传说中用荷叶做的房顶。《楚辞·九歌·湘夫人》:“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宋 杨万里 《雪巢赋》:“兰橑椒其有芬,荷盖岌其不动。”

    2.传说中用荷叶做的车盖。《楚辞·九歌·河伯》:“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驂螭。”

    3.荷叶。 宋 陆游 《凭栏》诗:“露重倾荷盖,风尖蹙芡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 密竹

    读音:mì zhú

    繁体字:密竹

    意思:密生之竹。
      ▶南朝·宋·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连巖觉路塞,密竹使径迷。”
      ▶南朝·梁·何逊《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