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颂古》 若以色见音声求,迦叶师兄是虚妄。

若以色见音声求,迦叶师兄是虚妄。

意思:若以色见声音求,迦叶师兄是假的。

出自作者[宋]释道颜的《颂古》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的真理。 首先,诗中描绘了七条披风随着钟声飘扬的场景,这可能象征着七情六欲,即人世间的各种情感和欲望。披风难掩比丘的形象,则暗示了人的情感和欲望难以掩盖人的本性。 接着,“若以色见音声求”一句,诗人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人的感官对声音和颜色的追求比喻为对真理的追求。这里强调了感官的局限性,因为感官只能感知到表面的现象,而无法触及事物的本质。 最后,“迦叶师兄是虚妄”是对前面描述的总结。迦叶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常被用来比喻佛法的真谛。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只是通过感官去追求表面的现象,那么这种追求就是虚妄的,真正的佛法是无法通过感官触及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人的情感和欲望无法掩盖人的本性,而追求感官的满足是虚妄的,真正的真理是无法通过感官触及的。这体现了佛教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条披向钟声上,遍界难藏比丘相。
若以色见音声求,迦叶师兄是虚妄。

关键词解释

  • 音声

    引用解释

    1.乐音;音乐。《周礼·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公不好音声,不大为居宅,於诸帅中独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

    2.泛指声音。《列子·杨朱》:“夫耳之

  • 虚妄

    读音:xū wàng

    繁体字:虛妄

    英语:unfounded; fabricated

    意思:(虚妄,虚妄)
    荒诞无稽。
      ▶汉·王充《论衡•书虚》:“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贤

  • 师兄

    读音:shī xiōng

    繁体字:師兄

    英语:senior apprentice; son of master; father\'s apprentice

    意思:(师兄,师兄)

     1.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