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阳城驿》》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意思:改为避贤驿站,大署在门楣。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和《阳城驿》》

全文赏析

这首诗《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如巷伯,好贤如缁衣。 沉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是作者对元结在江陵被贬谪后路过商山阳城驿,因驿站名称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而发出的感叹。 首联“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直接点明元结曾被贬谪江陵,而现在又经过了江陵的驿站,触景生情,引发了诗人的感慨。 颔联“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诗人看到这个驿站的名字,想起了元结的遭遇,不禁泪下。 颈联“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诗人对元结的忠诚和正直表示赞赏,他誓死不屈的品质令人敬佩。 尾联“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诗人建议将这个驿站改为“避贤驿”,以表彰元结的贤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对元结的敬仰和赞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忠诚正直、不屈不挠的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沉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门楣

    解释

    门楣 ménméi

    (1) [lintel of a door;doorhead]∶门框上部的横梁

    (2) [family status]∶门第

    引用解释

    1.亦

  • 改为

    读音:gǎi wéi

    繁体字:改為

    意思:(改为,改为)

     1.另制;重造。
      ▶《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宋·李觏《袁州学记》:“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迺营治之

  • 避贤

    读音:bì xián

    繁体字:避賢

    意思:(避贤,避贤)
    犹让贤。
      ▶晋·葛洪《抱朴子•知止》:“告退避贤,洁而且安。”
      ▶《北齐书•文宣帝纪》:“静言大运,欣于避贤,远惟唐·虞禅代之典,近想魏·晋揖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