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潇洒无尘涴,半夜高寒对月明。
意思:一枝潇洒没有灰尘沾到,半夜高寒回答月明。
出自作者[宋]王义山的《赠陈梅垣》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通过对竹篱、月光、月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平静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竹外重门不待扃,此垣缭绕自天成。”描绘了篱笆外的大门敞开,不需要锁闭,这个篱笆墙缭绕自然形成,仿佛是天工而成。这里的“重门”暗示了内部的空间,“垣”则是指篱笆墙,而“缭绕”则描绘了其自然形成的形态。整个句子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
“一枝潇洒无尘涴,半夜高寒对月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篱笆内清幽的景象,一枝竹子潇洒地立着,没有任何尘垢,半夜时分,诗人对着明亮的月光,感到高寒。这里的“无尘涴”进一步强调了篱笆内环境的清幽,而“对月明”则描绘了月夜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欣赏自然的心境。
“特立丰标仁者静,生平骨格圣之清。”这两句诗人借用了“特立丰标”和“圣之清”的词汇,来形容篱笆内的人或物,表达了诗人对仁者静和圣人清的欣赏。这里的“特立丰标”可以理解为独特且高耸的样子,而“仁者静”和“圣之清”则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最后两句“纵饶曾与逋仙约,只许溪前见影横。”诗人提到曾经与梅花仙约,但实际上只能够在溪前看到月影横斜。这里诗人运用了“逋仙”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月夜的美景和诗人的欣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竹篱、月光、月影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诗中也借用了儒家思想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