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腊日步西园》 楚乡万里霜云尽,归雁行行斜日来。

楚乡万里霜云尽,归雁行行斜日来。

意思:楚乡里霜云尽,归雁门行行斜天来。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腊日步西园》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亩寒园春欲回,浅池低树忽飘梅。
楚乡万里霜云尽,归雁行行斜日来》是一首优美的五言古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三亩寒园春欲回”描绘了寒冷的园子即将回暖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生机。三亩这个数字可能暗示了作者对故乡土地的深情,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三亩常常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土地单位,代表着故乡的温馨和亲切。 “浅池低树忽飘梅。”这句诗描绘了池边低矮的树木上忽然飘落的梅花,梅花的飘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园之中。 “楚乡万里霜云尽”中的“楚乡”可能是指作者的故乡在南方,而南方通常被描述为楚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万里霜云尽的描绘,更加强调了这种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归雁行行斜日来”描绘了大雁归巢的景象,象征着游子的回归。斜日中的归雁行行,更加强调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亩寒园春欲回,浅池低树忽飘梅。
楚乡万里霜云尽,归雁行行斜日来。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霜云

    读音:shuāng yún

    繁体字:霜雲

    意思:(霜云,霜云)
    白云。
      ▶隋·江总《置酒高殿上》诗:“霜云动玉叶,冻水疏金箭。”
      ▶宋·苏舜钦《静胜堂夏日呈王尉》诗:“更想霜云外,同君看翠微。”

  • 日来

    读音:rì lái

    繁体字:日來

    英语:Lately

    意思:(日来,日来)

     1.天天来到。
      ▶《汉书•董仲舒传》:“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
      ▶《醒世恒言•

  • 楚乡

    读音:chǔ xiāng

    繁体字:楚鄉

    意思:(楚乡,楚乡)
    楚地。
      ▶唐·戴叔伦《夜发袁江寄李颍川刘侍御》诗:“半夜回舟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
      ▶唐·温庭筠《南湖》诗:“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雁行

    读音:yàn háng

    繁体字:雁行

    英语:geese flying in a line-brothers

    意思:I
    亦作“鴈行”。
      
     1.侧身而进。形容恭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