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薛存诚登栖岩寺》 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

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

意思:苍苍这明月,下边界正沉睡着。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同薛存诚登栖岩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衰蹇步难前,上山如上天。尘泥来自晚,猿鹤到何先。万壑应孤磬,百花通一泉。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是一首描绘山中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首联“衰蹇步难前,上山如上天”直接描绘了上山的艰难,就像上天一样困难,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登山者的艰辛。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上山比作上天,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山的高峻的感叹。 颔联“尘泥来自晚,猿鹤到何先”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环境,晚上的尘泥和猿鹤的对比,表现出山中环境的恶劣和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里诗人用猿鹤来象征山中万物,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万壑应孤磬,百花通一泉”则描绘了山中幽静的环境,万壑中传来孤寂的磬声,百花丛中有一泉流淌,表现出山中的静谧和幽美。这里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山中景象比作孤寂的磬声和流淌的泉水,表现出诗人对山中美景的欣赏。 尾联“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则以明月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赞叹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山下的人们正在沉睡,与山中的宁静形成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精妙的比喻,将山中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衰蹇步难前,上山如上天。
尘泥来自晚,猿鹤到何先。
万壑应孤磬,百花通一泉。
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关键词解释

  • 下界

    解释

    下界 xiàjiè

    (1) [lower bound]∶下方的界限

    (2) [earth]∶人间;对天上而言

    引用解释

    1.指人间;对天上而言。 唐 白居易 《曲

  • 苍苍

    读音:cāng cāng

    繁体字:蒼蒼

    英语:grey(灰白)

    意思:(苍苍,苍苍)

     1.深青色。
      ▶《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史记•天官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月下

    读音:yuè xià

    繁体字:月下

    意思:
     1.月光之下。
      ▶南朝·梁武帝《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韦庄《捣练篇》:“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文同

  • 沈眠

    读音:shěn mián

    繁体字:瀋眠

    意思:亦作“沉眠”。
     
     1.犹酣睡;昏睡。
      ▶唐·李商隐《花下醉》诗:“群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沈眠日已斜。”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兴娘﹞饮食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