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醉后题李马二妓》 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

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

意思:行摇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吹奏音乐。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醉后题李马二妓》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位舞者的形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舞者的美丽和动人之处。 首句“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描绘了舞者的发型和服饰,通过“云髻”、“花钿”等华丽的装饰,展现出舞者的高贵和美丽。而“霓裳”则暗示了舞者所跳的是一种华美的舞蹈,与管弦乐器声相应。 “艳动舞裙浑是火,愁凝歌黛欲生烟”进一步描绘了舞者的美丽,通过“舞裙”和“歌黛”等细节,展现了舞者身体的柔韧性和优美。而“欲生烟”则表达了舞者唱歌时眉目传情、情感深沉的情景。 “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忽吐莲?”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舞者比作风中的雪花和水中莲花,进一步强调了舞者的美丽和动人之处。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舞者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舞者在风中起舞,如同雪花在风中飘荡;舞者在无水的地方起舞,如同莲花在泥土中绽放。 最后,“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是诗的结尾,通过“两般心未决”表达了诗人对舞者的复杂情感,既有欣赏又有疑惑。而“雨中神女月中仙”则以雨中神女和月中仙子作比,进一步强调了舞者的美丽和动人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舞者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舞者的美丽和动人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舞者的复杂情感和美好祝愿。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
艳动舞裙浑是火,愁凝歌黛欲生烟。
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忽吐莲?
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云髻

    读音:yún jì

    繁体字:雲髻

    意思:(云髻,云髻)

     1.高耸的髮髻。
      ▶《文选•曹植<洛神赋>》:“云髻峨峨,脩眉联娟。”
      ▶李善注:“峨峨,高如云也。”
      ▶元·乔吉《扬州梦

  • 管弦

    读音:guǎn xián

    繁体字:管弦

    意思:(参见管絃)
    亦作“管絃”。亦作“筦弦”。亦作“筦絃”。
     
     1.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
      ▶《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钟鼓,列管弦。”

  • 霓裳

    读音:ní cháng

    繁体字:霓裳

    英语:beautiful clothing

    意思:
     1.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
      ▶《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 花钿

    引用解释

    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陆离羽佩,杂错花鈿。”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花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元 贯云石 《一枝花·离间》套曲:“花鈿坠,懒贴香腮,衫袖湿,镇淹泪眼,玉簪斜,倦整云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裹残罗帕,戴过花鈿,旧笙簫无一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