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程给事越州》 岂愧能名循吏后,应留美化大江滨。

岂愧能名循吏后,应留美化大江滨。

意思:难道又能为循吏后,应留美化大沿岸。

出自作者[宋]范育的《送程给事越州》

全文创作背景

**《送程给事越州》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事件和作者范育的亲身经历有关**。此诗写于北宋时期,当时西北边境经常受到西夏的侵扰,而国内又因为新政的实施引发了一些纷争。作者范育身为朝廷命官,亲身经历了这些动荡,他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程给事出使越州的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雍容青琐汉儒臣,出牧东南七郡民。
秘府内分龙节贵,故乡朝看锦衣新。
湖山动色迎诗老,牛酒均欢慰路人。
岂愧能名循吏后,应留美化大江滨。
相逢日下黄门省。
回首风前画鷁津。
未省行春周泽国,即听鸣玉上枫宸。

关键词解释

  • 美化

    读音:měi huà

    繁体字:美化

    短语:树碑立传

    英语:beautify

    意思:
     1.美好的教化。
      ▶《诗•周南•汉广序》:“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于

  • 能名

    读音:néng míng

    繁体字:能名

    意思:能干的名声。
      ▶《后汉书•侯霸传》:“后为淮平大尹,政理有能名。”
      ▶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籍甚黄丞相,能名自颍川。”
      ▶宋·王谠《唐语林•

  • 循吏

    引用解释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