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弟禹臣》 淮南到时何所逢,秋叶萧萧蟹应老。

淮南到时何所逢,秋叶萧萧蟹应老。

意思:淮南到达时所遇到什么,秋叶飘零蟹应老。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弟禹臣》

全文赏析

这首诗《王都寓居树阴少,惟有墙隅两株枣》是一首对生活的感慨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先,诗人描绘了寓所中树影稀疏的景象,只有墙角两株枣树依然如故。这种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引发了诗人的感慨。 接着,诗人回忆起去年和朋友的相见,那时枣花盛开,而今年分别时,枣树上已经结满了刺球。这种季节的更迭,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他担心在淮南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人,而秋叶飘零,螃蟹老去,预示着未来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但是,他也记得过去在江上初遇的情景,那时他们对着芦洲明月饮酒,那种美好的时光让他感到留恋。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感慨。他经历了二十年的岁月,但岸边的草依然青青,这让他感到生活的稳定和持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王都寓居树阴少,惟有墙隅两株枣。
去年相见枣花开,今年相别棘实好。
枣实未剥风莫吹,我鬓愁多似蓬葆。
淮南到时何所逢,秋叶萧萧蟹应老。
忆昔共归江上初,对饮芦洲月如缟。
半夜鱼跳镜破光,万事{左月右鹬去鸟}然何足道。
自此重经二十秋,不改青青岸旁草。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淮南

    读音:huái nán

    繁体字:淮南

    英语:Huainan

    意思:
     1.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今特指安徽省的中部。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词:“长忆淮南岸,耕钓混樵渔。”

  • 秋叶

    读音:qiū yè

    繁体字:秋葉

    意思:(秋叶,秋叶)
    秋季的树叶。亦指落叶。
      ▶北周·庾信《贺平邺都表》:“威风所振,烈火之遇鸿毛;旗鼓所临,冲风之卷秋叶。”
      ▶唐·宋之问《太平公主山池赋》:“秋叶飞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 到时

    读音:dào shí

    繁体字:到時

    意思:(到时,到时)

     1.到达之时。
      ▶唐·白居易《和韦庶子<远访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诗:“到时常晚归时早,笑乐三分校一分。”
     
     2.到

  • 何所

    读音:hé suǒ

    繁体字:何所

    意思:何处。
      ▶《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韩愈《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宋·王安石《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