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归兴(四首)》 宿麦穗余三月饷,枯杨皮尽几家薪。

宿麦穗余三月饷,枯杨皮尽几家薪。

意思:小麦穗三月饷,干枯的杨树皮都有几家薪。

出自作者[明]邵宝的《归兴(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东归诏许省慈亲,瀛海西头问旧津”。诗人在表达了欢欣鼓舞、归心似箭的心情后,又对战乱中受苦受难的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首联“东归诏许省慈亲,瀛海西头问旧津”,直接表达了诗人即将回家的喜悦和归途中的期待。他感谢皇帝的恩典,允许他回到家乡探望年迈的父母。同时,他也对即将经过的故乡旧地表示了深深的怀念和关心。 颔联“宿麦穗余三月饷,枯杨皮尽几家薪”,通过描述故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人民生活的深深忧虑。他看到田野里残留的麦穗,知道饥民已经得到了救济,但同时也看到了枯杨之皮尽,几家生计无着落,心中不免忧虑。 颈联“平生酒慕苏门老,它日羹怜颍谷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酒的热爱,希望有一天能像苏门老人那样饮酒作诗,同时也对颍谷人的羹菜表示了羡慕。这里既有对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故乡美食的怀念。 尾联“闻道王师频报捷,中原今已息风尘”,诗人听到了官军屡次取得胜利的消息,对于战乱结束、中原安定充满了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酒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美食的怀念。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归诏许省慈亲,瀛海西头问旧津。
宿麦穗余三月饷,枯杨皮尽几家薪。
平生酒慕苏门老,它日羹怜颍谷人。
闻道王师频报捷,中原今已息风尘。
¤

关键词解释

  • 麦穗

    读音:mài suì

    繁体字:麥穗

    英语:ear

    意思:(麦穗,麦穗)
    麦茎顶端的花或果实部分。
      ▶唐·张谓《别睢阳故人》诗:“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
      ▶唐·戴叔伦《崇

  • 三月

    读音:sān yuè

    繁体字:三月

    造句:

  • 宿麦

    读音:sù mài

    繁体字:宿麥

    意思:(宿麦,宿麦)
    隔年成熟的麦。即冬麦。
      ▶《汉书•武帝纪》:“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
      ▶颜师古注:“秋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
      ▶北魏·贾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