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 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阴便向阮家求。

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阴便向阮家求。

意思:八月竹根移要下雨,遇到阴就去阮家要求。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阴便向阮家求。请公静听萧萧叶,斗变江南一夜秋》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以竹根为题材,描绘了移竹的场景和竹叶在雨中摇曳的美丽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秋天的深深向往和热爱。 首先,诗的开头“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阴便向阮家求”描绘了移竹的场景。八月是移竹的好时节,而此时正值雨天,雨水滋润着竹根,为移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逢阴则意味着遇到阴天,这是一个好时机,因为阴天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移植。接着,“逢阴便向阮家求”表达了作者对竹根移植的期待和渴望,他希望在阮家找到合适的土壤和环境,让竹根茁壮成长。 其次,“请公静听萧萧叶”一句描绘了移竹后的景象。作者邀请读者静下心来,聆听竹叶在风中摇曳的声音,感受竹叶的美丽和生命力。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最后,“斗变江南一夜秋”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秋天的深深向往和热爱。斗变江南一夜秋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秋天的期待和赞美之情。他希望江南的秋天能够变得更加美丽和丰富,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移竹的场景和描绘江南秋天的美丽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阴便向阮家求。
请公静听萧萧叶,斗变江南一夜秋。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竹根

    读音:zhú gēn

    繁体字:竹根

    意思:
     1.竹子的根。
      ▶唐·贾岛《题竹谷上人院》诗:“樵径连峰顶,石泉通竹根。”
     
     2.竹根制作的酒器。
      ▶北周·庾信《奉报赵王惠酒》诗:“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