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元夜帝御龙舟观鳌山恭述》 何人不傍宫墙听,天乐泠泠在御舟。

何人不傍宫墙听,天乐泠泠在御舟。

意思:什么人不靠墙听,天乐冷冷在御船。

出自作者[明]王士骐的《上元夜帝御龙舟观鳌山恭述》

全文赏析

《上元夜帝御龙舟观鳌山恭述》是明代诗人王士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皇帝乘坐龙舟观看鳌山灯火的盛况,展现了当时宫廷文化的繁荣和皇帝的奢侈生活。 首联“元宵风景踏月明,灯焰交辉照御街。”描述了元宵节夜晚,月光皎洁,街头巷尾灯火辉煌的景象。这里的“踏月明”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明亮的月光下欢度佳节的场景,而“灯焰交辉”则描绘了灯火璀璨、五彩斑斓的画面。 颔联“龙舟竞渡人争羡,鳌山灯火夜如昼。”进一步描绘了皇帝乘坐龙舟观看鳌山灯火的情景。这里的“龙舟竞渡”表现了当时皇家游船的盛大场面,而“人争羡”则反映了人们对皇帝生活的向往和羡慕。同时,“鳌山灯火夜如昼”则形象地描绘了鳌山灯火通明、如同白昼般的壮观景象。 颈联“笙歌阵阵随风起,舞袖飘飘逐月回。”描绘了在这样美好的夜晚,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庆的场景。这里的“笙歌阵阵”表现了音乐的悠扬和谐,而“舞袖飘飘”则描绘了舞者们优美的舞姿。同时,“随风起”和“逐月回”则形象地表现了歌舞与自然景色相互映衬的美妙画面。 尾联“金吾不禁天街静,玉漏频催晓色来。”描述了元宵节夜晚,皇家禁卫军不再巡逻,整个城市陷入了宁静之中。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玉漏声声催促着天边逐渐泛起曙光。这里的“金吾不禁”表现了皇帝对民间节日的宽容态度,而“玉漏频催晓色来”则暗示了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 整首诗歌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描绘皇帝乘坐龙舟观看鳌山灯火的盛况,展现了当时宫廷文化的繁荣和皇帝的奢侈生活。同时,诗歌中对民间节日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紫禁鳌山结翠斿,升平故事雅宜修。
春回九陌风仍暖,月出千门雾乍收。
烟火楼台疑化国,高明世界正宸游。
何人不傍宫墙听,天乐泠泠在御舟。

关键词解释

  • 泠泠

    读音:líng líng

    繁体字:泠泠

    英语:cool; clear and far-reaching

    意思:
     1.清凉貌;泠清貌。
      ▶《文选•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

  • 天乐

    读音:tiān lè

    繁体字:天樂

    英语:harmony between yin and yangc; stable mental activity

    意思:(天乐,天乐)
    I

     

  • 宫墙

    读音:gōng qiáng

    繁体字:宮墻

    英语:palace wall

    意思:
     补证条目
    1.指宫廷的围墙。
    ▶《普曜经·欲生时三十二瑞应品》:“池中奇华,异类之鸟,数千百种,严

  • 御舟

    读音:yù zhōu

    繁体字:禦舟

    意思:帝王所乘的船。
      ▶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游幸》:“一日,御舟经断桥,桥旁有小酒肆颇雅洁。”
      ▶明·李梦阳《秋怀》诗:“雕阑玉柱留天女,锦石秋花隐御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