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来沧海,崇兰泛露光。
意思:沉到水来沧海,香兰泛露出光。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虫豸诗·蟆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蟆子”和“蚋”,通过对它们的描绘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厌恶和痛恨。
首先,诗中描述了蟆子和蚋的习性和行为。它们在早晨活动频繁,夜晚则消失无踪;它们毫端生羽翼,针喙噆肌肤,暗中伤害人,让人日渐消瘦。这些描述生动形象,使人仿佛能看到这些小生物在黑暗中悄然行动,令人不寒而栗。
接着,诗中表达了对它们的痛恨和无奈。诗人认为它们的行为是“暗毒”,是“权藏毒”,尽管它们不敢在明时伤害人,但诗人仍然无法接受它们的存在。诗人感到愤怒和酸辛,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它们的蔑视和不屑。
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蟆子和蚋的看法。他认为这些小生物只是暂时的存在,而他则是永恒的存在。他愿意与它们亲近,因为它们对他没有威胁。这种态度显示出诗人的豁达和超脱,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此外,诗中也包含了许多自然元素,如“针喙噆肌肤”的描述,使人联想到针锋相对、针砭时弊的意味;而“天方刍狗我,甘与尔相亲”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自我安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蟆子和蚋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厌恶和痛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超脱。同时,诗中也包含了许多自然元素和哲理,使整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