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馆中王正言使交趾》 犀牛出水挨铜柱,飓母扶空卸海樯。

犀牛出水挨铜柱,飓母扶空卸海樯。

意思:犀牛出水挨铜柱,飓母扶空卸海上桅杆。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馆中王正言使交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出使南下的官员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涯的期待。 首句“乘轺南下兴何长,大半江山是故乡。”表达了出使南下的旅程虽然漫长,但沿途的大半江山都如同故乡般亲切,体现出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蛮府好迎天上使,朝贤不为橐中装。”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旅程的期待和对朝廷的感激,他相信即使在遥远的南方,也能得到很好的接待。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无长物,但他的才华和智慧足以让他在朝廷中有所作为。 “犀牛出水挨铜柱,飓母扶空卸海樯。”这两句描绘了南方的美丽景色,犀牛出水,铜柱耸立,飓母空中掠过,海樯卸货,展现出南方的壮丽和生机。 “复命丹墀莫经岁,北门西掖待翱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早日完成使命的期待,他渴望在朝廷中有所作为,期待着能够翱翔在北门西掖的广阔天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勇气。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乘轺南下兴何长,大半江山是故乡。
蛮府好迎天上使,朝贤不为橐中装。
犀牛出水挨铜柱,飓母扶空卸海樯。
复命丹墀莫经岁,北门西掖待翱翔。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犀牛

    读音:xī niú

    繁体字:犀牛

    英语:rhinoceros

    意思:犀的俗称。其状如水牛,故称。
      ▶《汉书•平帝纪》:“二年春,黄支国献犀牛。”
      ▶颜师古注:“犀状如水牛。”

  • 出水

    读音:chū shuǐ

    繁体字:出水

    英语:effluent

    意思:
     1.水自内出。
      ▶汉·王充《论衡•吉验》:“伊尹且生之时,其母梦人谓己曰:‘臼出水,疾东走。勿顾。’明旦视臼出水

  • 海樯

    读音:hǎi qiáng

    繁体字:海檣

    意思:(海樯,海樯)
    海船的桅杆。
      ▶唐·李端《古别离》诗之一:“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