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玩所植松竹有作》 往岁客闽岭,满目皆黄茅。

往岁客闽岭,满目皆黄茅。

意思:往年客闽岭,满目都黄茅去。

出自作者[宋]张嵲的《玩所植松竹有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游历、生活为切入点,通过描绘闽岭黄茅、魏塘白水、枯卉寒谷、苦薄苦彫的酒与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首段描绘了诗人早年客居闽岭,满眼黄茅的景象,与如今居于魏塘,白水漫平皋的对比,表达了生活的变迁和无常。诗人举头只见“惟离风怒号”,离风象征着离别、分离和困苦,也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 接下来,诗人以“我身如枯卉”起句,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艰难和自身的困顿。而“雨露自相辽”和“如在寒谷,终岁雪霜骄”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艰难困苦,如同身处寒冷的谷底,让人感到无助和孤独。 随着诗人的思绪转向,他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在看到“四顾万物春”的景象后,他感到“悽然不自聊”,即感到悲伤和无助。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尝试寻找生活的真谛,即“思毕竟空”,使心灵得到放松和舒缓。 在思考之后,诗人选择了“更使心陶陶”,即追求更加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他尝试酿酒、种花,但发现这些并不能真正带给他快乐,反而让他感到更加困扰和迷惑。因此,他选择远离这些事物,转向树竹、松树等自然元素,以求得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黄庭的怀念,黄庭是道家经典之一,象征着道家思想。诗人虽然远离喧嚣,但仍渴望与松竹为伴,追求与道家思想相关的超脱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游历和生活经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诗人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往岁客闽岭,满目皆黄茅。
而今居魏塘,白水漫平皋。
举头无所见,惟离风怒号。
我身如枯卉,雨露自相辽。
又如在寒谷,终岁雪霜骄。
四顾万物春,悽然不自聊。
复思毕竟空,更使心陶陶。
酿酒尝苦薄,种花尝苦彫。
酒乃乱性具,花为眩目妖。
弃置不复近,树竹延清飚。
况有手植松,雨夜能萧萧。
瞑目存黄庭,屏居非慕高。
所愿侣松竹,迟以延松乔。

关键词解释

  • 闽岭

    读音:mǐn lǐng

    繁体字:閩嶺

    意思:(闽岭,闽岭)
    福建北部的山岭。
      ▶宋·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竞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

    解释

  • 黄茅

    读音:huáng máo

    繁体字:黃茅

    意思:(黄茅,黄茅)

     1.茅草名。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

  • 满目

    读音:mǎn mù

    繁体字:滿目

    短语:林立 不乏 连篇 满腹

    英语:see everywhere

    意思:(满目,满目)
    充满视野。
      ▶三国·魏·曹丕《

  • 往岁

    读音:wǎng suì

    繁体字:往歲

    意思:(往岁,往岁)
    往年。
      ▶《管子•国蓄》:“夫往岁之粜贱,狗彘食人食,故来岁之民不足也。”
      ▶宋徐铉《池州陈使君见示游齐山诗因寄》诗:“往岁曾游弄水亭,齐峰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