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刘凝远峦四首》 闻道曾经亲授记,不求印可谁更从。

闻道曾经亲授记,不求印可谁更从。

意思:闻道曾经亲授记,不求印可谁又从。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寄刘凝远峦四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通过对杜甫和涪翁、东莱的讨论,表达了对学问传承和师徒关系的深刻理解。 首句“少陵衣钵在涪翁,传述东莱得正宗”,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即杜甫的衣钵(即学问和技艺的传承)在涪翁(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人)手中,涪翁又从东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人或地方)得到了正宗的传授。这里的“衣钵”常用于形容学问的传承,而“传述”则暗示了学问的传递和继承。 “少陵”指的是杜甫,他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史”。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入理解,是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源。 “涪翁”和“东莱”都是人名,他们可能是杜甫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涪翁通过东莱得到了杜甫学问的正宗传授,这体现了学问传承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闻道曾经亲授记,不求印可谁更从”,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学问传承的重要性。涪翁曾亲自接受杜甫的传授,这表明他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他并不寻求别人的认可,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只有真正接受过师父的传授,才有资格继续传承下去。 整首诗通过涪翁对杜甫学问的传承,表达了对师徒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学问传承的尊重。它提醒我们要珍视和尊重学问的传承,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断学习和进步。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有敬畏之心,尊重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不断从中汲取营养,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自己的学问。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陵衣钵在涪翁,传述东莱得正宗。
闻道曾经亲授记,不求印可谁更从。

关键词解释

  • 曾经

    读音:céng jīng

    繁体字:曾經

    短语:就 都 一度 既 已 曾

    英语:once

    意思:(曾经,曾经)
    表示从前经歷过或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 亲授

    读音:qīn shòu

    繁体字:親授

    意思:(亲授,亲授)

     1.亲手授受。
      ▶《礼记•曲礼上》:“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文姬曰:‘妾闻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