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万州下岩二首》 若为刘道者,拽得鼻头回。

若为刘道者,拽得鼻头回。

意思:如果是刘道的人,拽得鼻头回。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万州下岩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寺庙景色的诗,通过对寺庙古老、空旷、静谧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寺庙环境的深深欣赏。 首句“寺古松楠老”,诗人以古寺中古老的松楠树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古老而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岩虚塔庙开”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空旷和静谧,岩石的空旷和庙宇的开放,给人一种宁静和平静的感觉。 “僧缘蚕麦去,官数荔支来”两句,描绘了寺庙的日常生活,僧人为了蚕麦而去,官员为了荔枝而来,这种看似矛盾的描述,实际上是诗人对寺庙生活的独特感受,即虽然生活简朴,但人们依然乐在其中。 “石室无心骨,金铺称意苔”两句,诗人以石室的空旷和金铺的苔藓为象征,表达了对空灵、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若为刘道者,拽得鼻头回”一句,诗人以刘道者的形象为比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然处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庙古老、空旷、静谧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寺庙环境的深深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然处之。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寺古松楠老,岩虚塔庙开。
僧缘蚕麦去,官数荔支来。
石室无心骨,金铺称意苔。
若为刘道者,拽得鼻头回。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鼻头

    读音:bí tóu

    繁体字:鼻頭

    英语:nose

    意思:(鼻头,鼻头)

     1.鼻端;鼻尖。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六•晋元康中洛中童谣》:“虎从北来鼻头汗,龙从南来登城看。”

  • 若为

    读音:ruò wéi

    繁体字:若為

    意思:(若为,若为)

     1.怎样;怎样的。
      ▶《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唐·萧意《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宋·苏轼《和沈

  • 头回

    读音:tóu huí

    繁体字:頭回

    英语:touhui

    意思:(参见头回,头迴)

    解释:1.宋代演戏时称第一个节目。 2.亦作\"头回\"。指话本小说的入话。 3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