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沙河至采石(二首)》 不知何县邑,芳草没荒塍。

不知何县邑,芳草没荒塍。

意思:不知道是什么地方,芳草埋没荒田地。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沙河至采石(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河曲帆频转,波高梦屡惊》是一首描绘河曲景象的诗,通过描绘河曲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和感叹。 首联“河曲帆频转,波高梦屡惊”,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河曲的景象。河曲的船帆频频转动,波浪高涌,惊醒了诗人的美梦。这一联通过描绘河曲的景象,展现了河曲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和感叹。 颔联“学人狐拜月,照骨鬼吹灯”,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河曲的景象描绘得更加生动有趣。诗人想象河曲的狐仙在拜月,而残骸的鬼魂则在吹灯。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河曲神秘氛围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独特见解。 颈联“断甓沉沙嘴,残碑露石棱”,诗人继续描绘河曲的景象,通过描述残破的城墙和碑石,展现了河曲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河曲历史的敬意和感慨。 尾联“不知何县邑,芳草没荒塍”,诗人表达了对河曲过去的疑惑和惋惜。诗人不知道这个县邑的名字,芳草萋萋,荒野一片。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河曲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风景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意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自然风景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曲帆频转,波高梦屡惊。
学人狐拜月,照骨鬼吹灯。
断甓沉沙嘴,残碑露石棱。
不知何县邑,芳草没荒塍。
¤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