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秋》 索索来何处,梧桐昨夜黄。

索索来何处,梧桐昨夜黄。

意思:索要来何处,梧桐昨晚黄。

出自作者[宋]苏泂的《感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寂静、萧条和荒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困境和内心的向往。 首联“索索来何处,梧桐昨夜黄。”以声响引出源头,描绘了秋天梧桐叶落的景象,用“索索”形容落叶的声音,给人以生动且直观的听觉感受。“昨夜黄”表达了叶子一夜之间变黄的惊人变化,突出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颔联“蛩声机杼月,雁影塞垣霜。”中,诗人利用蛩声、机杼声和雁影等元素,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蛩声”和“机杼声”形成了秋夜的宁静和寂寥,而“雁影”和“霜”则表现出秋天的清冷和萧条。 颈联“俗尚儒餐贵,家贫父业荒。”则反映了诗人的现实生活困境。这一联通过对比“儒餐贵”和“家贫”,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艰难。“父业荒”更加深了这种困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家族衰落的无奈和悲哀。 尾联“三秋病消瘦,吾兴入柴桑。”在这里,诗人以自身的病体和消瘦来形容秋天的萧瑟和荒凉,使得诗的主题更加深入。“吾兴入柴桑”则表达了诗人对安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载体,深深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生动描绘,以及对自身生活困境和内心向往的直白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厚的意境和感人的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索索来何处,梧桐昨夜黄。
蛩声机杼月,雁影塞垣霜。
俗尚儒餐贵,家贫父业荒。
三秋病消瘦,吾兴入柴桑。

关键词解释

  • 索索

    读音:suǒ suǒ

    繁体字:索索

    英语:rustling sound; trembling

    意思:
     1.恐惧貌;颤抖貌。
      ▶《易•震》:“震索索,视矍矍。”
      ▶孔颖达疏

  • 梧桐

    读音:wú tóng

    繁体字:梧桐

    英语:(n) wutong tree (fermiana platanifolia), a lightweight and strong wood often used for musical instu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